首页 > 分享 > 广西日报来宾头条

广西日报来宾头条

广西日报版面截图。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的42个著名产茶区之一,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绵延千年,底蕴深厚。民国《象县志》评象州茶“其特佳者,中平有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滑;大樟乡有东温茶;瑶山中有瑶茶,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其中所指的“青山”“东温”“瑶山”等地名,均在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罗香乡罗运村所产的白牛茶,清朝时期已成为朝廷贡品,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尤其是特殊工艺制作的金秀红茶,汤色、滋味、沁香均属上品。

尽管茶香绵延、古树成林,但金秀红茶却长期面临“有品质无品牌、有资源无效益”的窘境。茶农守着百年古茶树,茶叶却卖不上价;瑶山生态优越,产业却难成规模。如何让千年茶香真正转化为百姓收入与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金秀必须破解的现实课题。

当前,来宾正在向农业强市转型,金秀茶产业的发展正是其中一个缩影。近年来,金秀以品牌打造为引擎、以产业链整合为路径、以茶旅融合为延伸,推动金秀红茶产业从“散弱小”向“链成群”转变。

品牌突围 从“藏在深闺”到“香飘天下”

“这片茶园是祖辈传下来的,有上百年历史。我们瑶家人种茶讲究‘看天、看山、看水’,不用化肥,全靠山泉水灌溉。”罗香乡罗运村的老茶农盘德聘,指着自家长势茂盛的古茶树说。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与历史底蕴,金秀红茶曾长期处于“有品质无价格”的尴尬境地。

“以前我们的茶都是散户种植,手工炒制,一斤顶多卖几十元,还经常愁销路。”金秀茶叶产业协会会长罗海回忆,数年前,金秀茶叶加工企业不足10家,且多为家庭作坊,标准化程度低、品牌认知弱,优质茶叶常被外地茶商低价收购后“贴牌”销售。

为扭转“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金秀从挖掘茶文化底蕴入手,推动区域品牌建设。金秀通过举办“世界瑶都康养金秀”茶旅融合文化节以及“春和盛景·茶韵瑶乡”主题茶旅文化系列活动,以茶旅融合为抓手,以茶事活动为媒介,有效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金秀红茶于2014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8年金秀红茶入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年来,金秀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对野生古树茶群落进行了全面普查,加强了对古树茶产区的保护和利用。位于大瑶山主脉的圣堂山,海拔1979米,其山腰区域分布着上古陈、六巷、白牛等大面积古树茶群落。当地选取该区域古树茶叶,与制茶大师合作精制出的“圣堂山1979”红茶,于2024年成功注册商标。其茶汤红润透亮,内含物质丰富,醇厚甘甜,带有独特花果香,可持续冲泡十余次而余香犹存。这款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金秀茶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文化赋能让茶叶从农产品变为文化载体。”罗海表示,通过设计融合瑶绣、黄泥鼓纹样等文创包装,开发茶礼、茶宴等衍生品,金秀红茶包装商品茶占比从2015年不足5%增至2025年的15%以上。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年产优质干茶1301吨,年产值达2亿元。

产业聚变 从“散弱小”到“链成群”

过去,金秀茶产业“散弱小”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县曾有茶农近1500户,户均茶园不足10亩,加工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年干茶产量徘徊在500吨左右,产品均价长期低于每公斤80元。

“散户种茶、手工制茶、零散卖茶,导致品质不稳定、规模上不去、价格提不高。”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负责人李奇英分析,其原因是缺乏统一标准和品牌支撑,使得优质茶叶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金秀古树茶厂俯瞰图。翁娟 摄

转变始于产业链的重构与龙头企业的引领。今年4月27日,总投资1.26亿元的金秀古树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厂正式投产。该厂坐落于金秀大瑶山腹地,占地18.85亩,年产能达300吨,配备全链条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标准化、智能化生产。

金秀瑶族自治县县长欧树和表示,茶厂建成是金秀实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战略的重要成果,金秀将以此作为新起点,秉持品质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茶产业+文旅”“茶产品+电商”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古树茶品牌走出金秀、享誉全国。

在茶厂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操作智能化揉捻机、发酵设备,严格执行杀青温度、揉捻时间等工艺参数。“我们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标准体系,每批茶叶都有‘身份证’,扫码可查产地、加工过程和检测报告。”茶厂负责人陈凤英介绍。

金秀古树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厂智能化生产线。资料图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茶厂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标准化茶园,推行“保底收购+按质加价”机制,农户年均增收超2.2万元。截至目前,金秀已培育茶叶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0余家,形成“龙头引领、中小微跟进、农户参与”的产业集群。

茶旅融合 瑶寨深处的乡村振兴图景

金秋时节,沿着蜿蜒山路驱车而上,平均海拔1100米的六段村映入眼帘。村口茶壶雕塑小广场提示着游客:这里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金秀瑶韵茶业核心示范区。

“去年光旅游收入就2000元,比种茶收入还高。”六段村村民苏艳娜笑着说。她把家里的10亩茶园纳入金秀镇六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除了茶叶销售,还通过民宿、观光获得分红。该合作社以此为平台,打造了一个集茶叶生产、生态观光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茶旅经济产业园。这片产业园不仅提升了茶叶的附加值,还将茶园风光与瑶寨风情相融合,塑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茶旅IP。

游客在金秀镇六段村茶旅经济产业园的茶山体验采茶。罗午钰 摄

六段村是一个以茶山瑶为主的千年瑶寨,拥有77栋保存完好的吊脚楼、近6000亩连片高山茶园。在脱贫攻坚中,整村居民迁至村口新区,老寨保留为民俗旅游景区,形成“新旧共生、茶旅互促”的发展格局。

“我们开发了茶园观光、制茶体验、瑶族歌舞表演等业态,今年全县预计接待游客达1011.08万人次。”金秀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何岸璋介绍,六段村依托“特色产业+旅游体验”,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群落和千年红豆杉古树、6000亩的高山茶园等自然风光,与原生态瑶族歌舞、“爬楼相恋”“火把迎亲”等独特瑶族民俗相结合,充分发挥“茶旅融合”的带动效应,推动茶叶及衍生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小朋友在六段瑶寨梦工厂体验炒茶。刘卓 摄

在六段村老寨,青砖黛瓦的瑶家民居掩映于茶山之间,游客中心停车场停满自驾车辆和旅游大巴。“这里不仅有茶香,还有瑶族文化和生态美景,是真正的诗与远方。”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赞叹。这缕跨越千年的瑶山茶香,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最动人的味道。

相关知识

【来宾草莓种子价格
广西三月三旅游日历⑪丨踏青好时节 到来宾“花”样觅春光
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广西日报》头版倒头条关注防城港:朵朵金花出南山
广西贵妃枇杷水果基地 来宾广西贵妃枇杷水果基地地址
来宾智能甘蔗机器人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广西来宾奋力跑出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加速度”
广西来宾伸缩户外花圃绿化带栅栏竹篱笆竹子护栏
广西来宾“精准扶贫”:在“特”字上深耕细作
来宾鲜花配送,来宾鲜花预定服务

网址: 广西日报来宾头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09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养花秘籍,沙漠玫瑰的种植环境要求
下一篇: 美丽畅顺 “圳”迎全运 深圳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