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深秋,罗田有奇景,杜鹃不循春时,偏在秋光里绽放,遂而心生向往,去寻找这秋日里的烂漫芳华。
出县城,往大别山深处行,沿途峰峦叠嶂,云雾若带,缠绕山间。 翻过石柱山,越过余三胜故里,山路弯,宽阔的柏油路,车轮碾过,只闻轻微的沙沙声,不扰山间清静。驱车约十分钟,远远便望见“杜鹃天堂”四个蓝底白字巨大广告牌,旁有松竹掩映,倒不显得俗气,反倒添了几分“深山藏佳景”的意蕴。左拐驶入小径,甫一进园,便觉眼前一亮——满目的杜鹃,或嫣红似火,或粉红如霞,或淡紫若烟,开得热烈而奔放,全然不顾深秋的凉意,将山间装扮得如同春日般明媚。
世人皆谓杜鹃开在春日,然罗田的杜鹃,却偏要打破这千百年来的惯例,在秋风中绽放,在霜露里吐艳。更奇的是,这些杜鹃并非人工培育于温室大棚,而是自然生长在这青山原野间,汲取着大别山的灵气,沐浴着天堂湖的水汽,自在生长,随性开花。它们不似园圃中的名花,需人精心呵护,而是与山石为伴,与草木为邻,在自然的馈赠中,活出了别样的风骨。
沿山间步道徐行,两侧皆是杜鹃,花枝招展,香气袭人。偶有蜂蝶翩跹,在花丛中流连,嗡嗡声与山间的鸟鸣交织,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行至半山腰,忽见汪洋碧水,便是罗田天堂湖。湖水清澈明晰,波泛而动,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岸边的杜鹃。那红艳艳的花影落在水中,随波荡漾,犹如将整个秋天都揉进了湖里,让人心旷神怡。
岸边的山,是绿油油的,松竹苍翠,间杂着些许火红的枫叶,红绿相映,色彩斑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此刻的青山绿水,却因杜鹃的绽放,多了几分娇俏与灵动。这般景致,不是在大地复苏的春天,而是在万物收敛的秋季,怎能不让人惊叹自然的神奇?
登至山顶的观景亭,凭栏远眺,更是一派壮阔景象。遍野各种颜色的杜鹃,从山脚一直铺到山顶,如同一条巨大的花毯,覆盖了一面又一面山坡。脚下的天堂湖,形似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湖面上波光粼粼,与漫山的杜鹃互为映衬,浑然一体。忽然,一群中华秋沙鸭从湖面掠过,它们羽毛洁白,喙呈红色,姿态优雅,在湖中嬉戏游弋,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那五彩缤纷的杜鹃倒映在湖面上,与嬉戏的秋沙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花在水中开,鸟在画中游的绝美丹青,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全是自然的本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写照。
秋日的格调,历来多被文人赋予萧瑟之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秋日的凄凉;杜甫亦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叹,将秋的悲凉与人生的困顿融为一体。然而在罗田,在这杜鹃天堂,秋日的景象却全然不同。这里没有“枯藤、老树、昏鸦”,只有 “杜鹃、青松、鸿雁”—— 杜鹃热烈绽放,青枝苍翠欲滴,鸿雁时而从天际飞过,留下几声嘹亮的啼鸣,给这秋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纤秀。鸠兹古邑的秋,因这杜鹃而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意趣,远非文人笔下的单一格调所能概括。
行至湖边,看见天堂湖的彩色游艇。忽忆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唱,那是对秋日枫林的喜爱;而此刻,我望着这漫山的杜鹃和清澈的湖水,心中亦生出驾舟摇看杜鹃迟的感慨。若能坐一叶扁舟,泛于天堂湖上,近距离观赏那水中的花影,聆听那山间的鸟鸣,感受那秋风的拂面,该是何等惬意之事!正遐想间,忽有一位老者,见我驻足观望,便笑着问道:“客人是来赏杜鹃的吧?这秋日的杜鹃,可比春天的热闹多了!”我点头称是,与老者攀谈起来。老者说,他是附近的村民,世代生活在这天堂湖畔,以前这里的杜鹃虽多,但秋日开花的并不常见。后来,大家注重生态保护,不乱砍滥伐,不随意排污,山更青了,水更绿了,这秋日开花的杜鹃也越来越多了。如今,每到深秋时节,都会有许多游客来此赏杜鹃,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听着老者的话语,我不禁感慨万千。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就该如此和谐。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便会以最美好的姿态回馈人类。罗田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杜鹃天堂景区,便是这种和谐关系的生动体现。
在杜鹃天堂景区,我见到了为这片花样世界呕心沥血的王一新,他告诉我,中国有很多在秋冬盛开的杜鹃花品种,只是没有集中栽培。这些年来,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将杜鹃花请回罗田老家。罗田是鄂东植物基因库,也是杜鹃花的故乡之一。
王一新说,“杜鹃天堂”景区有上千个珍稀杜鹃品种。将这些花之娇子,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请回来,他们团队下足了各种功夫,才有目前这般景象。
它并非单纯的旅游景区,而是集杜鹃花种植、园艺文化推广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更是大别山万亩杜鹃的核心园区、精品杜鹃展览区。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破坏原有植被,不污染湖水,尽可能保留自然的原貌。正因如此,这里的杜鹃才能在自然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才能在秋日里绽放出如此绚烂的光彩。
王总说起杜鹃如数家珍,“杜鹃天堂”景区规划建设面积2000余亩,目前已完成1000亩专业杜鹃园的建设。园内精心种植了各类杜鹃花共计150万株,不仅有本地的品种,还有从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4000余种珍稀杜鹃品种,以及多个独特的杜鹃变异品种。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重点专注于国内多季开花杜鹃的培育和种植,通过科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赏花周期,让游客从每年3月到12月,都能欣赏到杜鹃花开的美景。这不仅是对园艺技术的创新,更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利用——通过科学的手段,让杜鹃在不同的季节绽放,既丰富了自然景观,又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漫山的杜鹃上,将花朵染成了金色,格外艳丽。我踏着游步道,满目生机盎然,只见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杜鹃依旧开得热烈,秋沙鸭依旧在湖中嬉戏,鸿雁依旧在天际翱翔。这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声音——那是杜鹃花开的声音,是湖水荡漾的声音,是鸟儿鸣叫的声音,是人类对自然的赞美之声。
这秋日里的杜鹃,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只要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便会永远为我们绽放最美的花景,永远为我们提供最温馨的家园。离去之时,我不禁频频回首,心中默念:待到明年秋日,我还会再来这杜鹃天堂,再赴这场人与自然的秋天之约。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袁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