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四川杜鹃花种植基地

四川杜鹃花种植基地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落叶灌木。相传“杜鹃啼血”,血染漫山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

杜鹃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在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杜鹃品种有:春鹃、夏鹃、东鹃、西鹃、高山杜鹃
    很多朋友不知如何分辨东鹃、毛鹃、西鹃、夏鹃,以下有较为简要的区分方法:

    相同点:

四种杜鹃皆属落叶杜鹃;具有耐寒怕热;喜疏松透气的肥沃偏酸性土壤。

    不同点:

    来源有异:东鹃、夏鹃属日本杜鹃;毛鹃属中国杜鹃;西鹃属西洋杜鹃。
    形状不同:东鹃矮小,高1至2米,分枝散乱;毛鹃高大,高2至3米,生长健壮,幼枝密披棕色刚毛;西鹃矮壮,树冠紧密;夏鹃体小,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满、整齐。
    叶 形:东鹃叶薄色淡,毛少有光亮;毛鹃叶大、长且粗糙多毛;西鹃叶色深绿,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夏鹃 叶片狭小,排列紧密。
    花:东鹃花朵小,4月开花,着花繁密, 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毛鹃花大单瓣,宽 漏斗状,少重瓣,花色一般为红、紫、粉白及复色;西鹃花美,为杜鹃之,花期4-5月;夏鹃先枝后花,花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花色、 瓣同西鹃。
    栽培与繁育:西鹃娇嫩。扦插繁殖发根需2个月,且成活率低,故一般用嫁接法繁育。其它三种扦插时发根很快且成活率高,盆栽或地栽均可。

    主要

     观赏: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药用: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痛,跌打损伤。叶(杜鹃叶):酸,平。清热,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痛,吐血,衄血。
【佤药】歹哩哑:花、果实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痛,吐血,衄血;疗性,跌打损伤,崩漏,肠风下血,闭经《滇药录》。

    经济: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文化:自唐宋以来,诗人,词人皆多题咏。美丽的杜鹃花始终闪烁于山野,妆点于园林,自古以来就博得人们的欢心。自唐宋诗人白居易、杜牧、苏东坡、辛弃疾、至明清杨升庵、康熙有赞誉杜鹃花的佳作。
大诗人李白见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乡,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市花:中国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等城市。

    生长环境: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7]
分布范围:原产于东亚,分布于中国、、老挝、和泰国。
产自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闽台、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5]
繁殖方法: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为普遍,繁殖量大;

    杜鹃花语:爱的快乐、鸿运高照、奔放、清白、忠诚、思乡。
    杜鹃花语:繁荣吉祥,坚韧乐观,事业兴旺。《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其年丰稳,人竞采之。”
    西方对杜鹃也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认为杜鹃花繁.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特别是全红的杜鹃是如此。
    对于白色的杜鹃,则认为清丽脱俗,男女之间相互赠送,显得高雅。对于红白相间的杜鹃,则含义为深沉,表示:希望与你融合无间,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所有的常绿杜鹃初都来自于亚洲。除塔诗洛杜鹃,它们都属于奥波图斯穆杜鹃的副系列。根据园艺协会的杜鹃手册,副系列包含四十个品种,其中二十四个品种不被栽培。剩下的十六个品种中,大约有一半被广泛用于杂交。主要的有:牧珂洛娜图姆杜鹃(R.mucronatum,意译为白花杜鹃)、丽娜日芙丽幕杜鹃(R.linearifolium)、印蒂卡杜鹃(R.indicum,意译为蓝花杜鹃)和卡木普菲日杜鹃(R.kaempferi)。
事实上,人们对**的两种牧珂洛娜图姆杜鹃( R.mucronatum,意译为白花杜鹃)和丽娜日芙丽幕杜鹃(R.linearifolium)是否真的是常绿杜鹃品种存在怀疑。它们在日本已经栽培了三百多年,的已无可寻觅了。但是常绿杂交杜鹃是是人工的。它们的谱系不再仅仅是现在还能在野外找到的原始母本了。
日本园艺师们用久留米(Kurume, 日本地名)杜鹃花为现代的常绿杜鹃做了重要贡献。这项工作持续了很久以至于现在难以追寻这些杜鹃花的自然母本。一些认为久留米杜鹃并非来自于杂交,而是秋斯阿努幕杜鹃R.kiusianum的变种。其他则认为久留米杜鹃种类繁多,不可能全都来自于一个品种,因此起初就肯定已经有了杂交。这种学说的倡导者认为在久留米杜鹃的发展中可能包含有三个品种:秋斯阿努幕杜鹃(R.kiusianum)、卡木普菲日杜鹃(R.kaempferi)和石岩杜鹃(R.obtusum,音译为奥波图苏幕杜鹃)。它们生长在九州岛——日本主要岛屿的南方。**两种秋斯阿努幕杜鹃(R.kiusianum)和卡木普菲日杜鹃(R.kaempferi)生长交汇处,可能偶然地产生了自然杂交种。
在17世纪,在1639年,日本正式断绝了与除中国和荷兰以外的的贸易往来。这种自发的自我闭塞使得欧洲对日本愈加着迷。当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西方再度往来的时候,人们对日本的视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日本事物出现了广泛的好奇。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对日本园艺的赞赏。它是一种带有典型的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随之而来的是对日本美丽的植物的欣喜。这些植物现在地被带到了欧洲。结果,杜鹃花一时,拥有了巨大的市场。
这些当然不是批来到欧洲的杜鹃花。在孤立期间,保持了与中国的联系。此间,可能是通过能出入的徒,杜鹃花开始在中国出现。杜鹃花的罕有和美丽为它赢得了赞誉。中国的园艺鉴赏家们纷纷种植。来访的欧洲人见了也是万分喜欢,想为自己所有。于是他们趁机会地将不多的杜鹃花运往西方。到了欧洲后,这些杜鹃花的渊源和特性就被遗忘或弄混了。人们只知道它们原生在日本。现在仍然不能确定地指出这些来到欧洲的母本植株的来源,虽然看起来多种印蒂卡杜鹃(R.indicum,意译为蓝花杜鹃)和牧珂洛娜图姆杜鹃(R.mucronatum,意译为白花杜鹃)包含其间。
18世纪,这些杜鹃花在西方大受欢迎。在欧洲气候中,它们的抗寒能力不强。但是这些娇嫩的常绿杜鹃与当时在大房子周围兴建橘园的风尚很是吻合——这种新奇的开花植物为橘园增添了声望。照常地,对稀有而珍贵的东西的兴趣导致了这种植物培育中的竞争意识。人们很快开始尝试培育的品种。老的品种在花期、花型抗寒能力等发面得到改善。因为在这些过程中,科学方法所用不多,这些杂交的步骤没有被记录下来。可以断定的是这些在当时欧洲出现并为后来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常绿杜鹃原产地都是。只有当人们在发现特定的杜鹃品种时,才能做的陈述。
一些杜鹃花是以种子的形式被带到欧洲的。就像孩子跟父母会有很大差异一样,这些种子与母株也不相一致。直到现代系统性的杂交方式得以建立,人们才看到关于每一新品种培育的清晰可靠的方法。人们试图用归类法来理清自然的大混乱。不可避免的,这个过程常常遇到各种逻辑混乱。也许就是因为其中的一种混乱,常绿杜鹃与落叶杜鹃被混在了一起,用了同一个名称。但是杜鹃花azalea这个名称的广泛使用在林奈(Linnaeus,瑞典植物学家,发明了系统归类法)就已经确定下来。因此林奈对复杂的杜鹃花(Rhododendron)属整理分类的大胆尝试不得不经历一次次的调整。
比起大多数人来,比利时根特的种植者们对杜鹃花分类的怪异之处了然于心。因为他们除了培育抗寒能力强的落叶杜鹃杂交种外,还在印蒂卡杜鹃(R.indicum,意译为蓝花杜鹃)基础上培育了一系列的常绿杂交杜鹃。这些杜鹃现在仍被认作是比利时印蒂卡杂交杜鹃。它们抗寒能力不强,很多都不能抵抗霜寒。它们叶片较大,花朵艳丽、硕大,通常重瓣。花色繁多,从鲑鱼红到品红到富丽的紫罗兰色,富于变化。根特杜鹃花的颜色则为黄色、焰红等。这两类杜鹃花都有白色品种。重要的是,这两类杂交都倾向于培育出拥有考究的花型,花朵为重瓣或叠瓣的杜鹃花,以迎合19世纪华丽风尚(这一时期女士的穿着和饰物就是很好的说明)。 [4]
在欧洲,这些比利时印蒂卡杜鹃/蓝花杜鹃通常种于室内,在非当令时节常常被人为地促成花期。可以说,它们影响了人们对家居装饰的理念,特别是在圣诞节时。无疑地,这些杜鹃花的发展鼓励了维多利亚时期富足的中产。他们把温室当作全天候的花园,可以与郊外大片的土地相媲美。但是,当这些杜鹃花来到美国南部时,它们能适应当地气候,可以放心地种植于室外。正是因为这一幸运的事实,在19世纪后半叶,一类南部印蒂卡杜鹃/蓝花杜鹃在卡罗莱纳涌现。直到1915年,久留米杜鹃被直接从日本运到加利福尼亚,它是仅有的能在美国室外种植的常绿杜鹃。
19世纪后半叶,欧洲成功地培育了抗寒能力强的常绿杜鹃。英国在玫红石岩杜鹃(R.obtusum amoenum,音译为奥波图苏幕 阿茉努幕杜鹃)基础上培育的杜鹃花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能在南部郡种植。在荷兰,来自于博斯科普(Boskoop)的布拉奥培育了杂交种布拉奥粉(Blaauw's Pink,音译为布拉奥斯萍珂),至今仍深受欢迎。它有橙红色的花瓣,叠瓣的花朵,被认作是久留米杂交种。
从这个意义上说,久留米杜鹃在西方杜鹃花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战期间,在中立国的荷兰, F·M·考斯特(F.M. Koster)发展了大量的久留米杜鹃,特别是大约在1910年从日本运来的希诺德吉丽杜鹃(Hinodegiri)。在众多的红色希诺德吉丽杜鹃(Hinodegiri)之中,有一种紫色杜鹃当时还未被人所知,考斯特把它命名为玛尔发提卡杜鹃(Malvatica)。
考斯特又用这偶获的杂交种与抗寒能力强的卡木普菲日(kaempferi)杜鹃杂交,培育出了一系列抗寒能力强的玛尔发提卡杜鹃(Malvatica)杂交种。当其中一些运到美国的时候,这些杜鹃花马上就深受欢迎。1921年,考斯特离开荷兰,到新泽西的布里奇特镇(Bridgettown)定居。在他离开之前,他把自己培育的很多还未命名的幼苗卖给了在博斯库(Boskoop,荷兰西部城市)的斯·毕·凡内(C.B. van nes)和逊尼斯(Sons)。他们从中培育了很多美丽的杜鹃。Vuyk苗圃也是如此,培育出了福珂玫瑰红(VUYK’S ROSY RED和福珂绯红(VUKY’S SCARLET)。在考斯特离开博斯库后,阿特·福珂(Art Vuyk)开始用紫杜鹃(R.phoeniceum,音译为凤妮瑟幕杜鹃)、白杜鹃(R.mucronatum,音译为睦珂柔娜图幕杜鹃)和卡木普菲日杜鹃(kaempferi)来培育橘色和黄色常绿杜鹃。黄色常绿杜鹃并未被培育出来。

园艺种类:全世界的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而杜鹃的园艺品种都是由杜鹃原种(资源)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出来的后代。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中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从日本等国引进杜鹃进行栽培,也有少量通过杂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近几年来培育出的“复色仿西鹃”、“笑二乔”、“重瓣紫萼杜鹃”、“紫楼春”、“矮化云锦杜鹃”、“恨天高”以及高山落叶杜鹃杂交种“红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种。

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春鹃

指先开花后发芽,四月中、下旬、五月初开花的品种,所谓春鹃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沈渊如先生自日本引入到上海栽培的,同时当地花农通过对原种的选育及杂交形成国内特有品种。因春天开花,就定名为春鹃,也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

春鹃花原产中国,马来半岛及亚洲南部高山亦有分布。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山区常绿杜鹃种类为丰富,落叶杜鹃从东北到华南都有分布。群落分布于高山,生长在阴坡上,属半荫性植物。喜生于气候凉爽、空气湿度大、酸性土壤,也耐瘠薄,但不耐积水。

春鹃因叶多毛,故有人又叫“毛鹃”,因叶大又叫“大叶杜鹃”。它是白花杜鹃、锦绣杜鹃原种的变种和杂交种。常绿、直立、干或干丛生,长势旺盛,叶长椭圆形,长约10厘米,宽3厘米左右,色深绿,4月下旬5月上旬开花,花簇生,布满枝头,花时十分绚丽,一苞有三朵花,花大,直径可达8厘米,花冠宽喇叭状,多数单瓣,5裂,花筒长4-5厘米,喉部有深色点,颜色有大红、深红、紫红、纯白、粉色、洒锦等。花后发3-5枝或6-7枝新梢,7-8月开始形成花芽。耐寒,多为地栽,由于繁殖生长快,当时作嫁接西鹃或其它新品种的砧木用。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常应用于地被色块或造景。

夏鹃:春天先长枝发叶,5-6月初时开花,故称夏鹃。夏鹃的主要亲本据说是皋月杜鹃、五月杜鹃。
其特征是:开张性常绿灌木,株形低矮,发枝力特强,树冠丰满,耐修剪,叶互生,节间短,稠密,叶长3-4厘米,阔1-2厘米,为狭披针形至倒披针形,质厚、色深、多毛,霜后叶片呈暗红色。花期5月中旬-6月,可持续到7-8月。花冠宽喇叭状,口径一般大约5厘米左右,大的有7-8厘米。花型单瓣、重瓣和套瓣,花瓣变化大,有圆、光、软硬、波浪状和皱曲状等。四季绿色,四季开花,有黄、红、白、紫四色奇观,四季栽培,美化环境。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蔽荫条件下地栽。阳台栽培的夏鹃树,应修剪整理为球形。其形秀丽美观。庭院栽培的夏鹃树,应剪整为伞形,其形增添乐趣美景。适宜群植于湿润而有庇荫的林下、岩际,园林中宜配植于树丛、林下、溪边、池畔及草坪边缘;在建筑物背阴面可作花篱、花丛配植。一些种类可制作盆景。
东鹃:是日本的石岩杜鹃的变种及其众多的杂交后代,从日本引入,为与西洋杜鹃相应故称东鹃。东鹃花期春天,有的地方将其纳入春鹃。
主要特性:植株低矮、枝条细软,无序发枝、横枝多。叶卵形,叶片薄、毛少、嫩绿色、有光泽。花蕾生枝端3-4个,每蕾有花1-3朵,多时4-5朵,开花繁密,真是“不见枝叶只见花”。花冠漏斗状,小型,口径2-4厘米,筒长2-3厘米,多数花萼演变成花冠、形成内外2套,称为双套、夹套。花色多有红、紫、白、粉白、嫩黄、白绿、镶边、洒锦等。有雄蕊5枚,也有雄蕊瓣化成高度重瓣花的。花期比毛鹃略早几天。7-8月老叶凋落,同时花芽形成。不耐强光,可露地种植,萌发力强,耐修剪,花、枝、叶均纤细,是庭院绿化作色块的好材料,同时也是制作造型盆花的理想材料。

西鹃:又名西洋鹃,因其花朵艳丽是深受人们欢迎的种类。尤其是比利时杜鹃,因它是由欧美杂交的园艺栽培品种,日本1892年引入后,西鹃品种名称译成日文,因此中国从引入的仍用日本译名,同时中国用西鹃再进行杂交也培育出一批新的品种,因此,中国西鹃品种约有200-300种。

西鹃的主要特性是:植株低矮,半张开、生长慢,常绿型;枝条粗短有力,当年生枝绿色或红色,与花色相关,红枝多开红色花,绿色枝条开白、粉白、桃红色花;叶片厚实,深绿色,集生枝端,叶片大小居春鹃中大叶毛鹃与东鹃之间,叶面毛少,形状变化多。从叶颜色的变化可略知花朵的颜色,如白而透明,其花色为白色或其他淡色,红,花为红色。

其中四季杜鹃通过调控栽培技术,花期可提前到元旦、春节。花型大,口径6-8厘米,大可达10厘米以上。多数重瓣,花瓣形态及花色富于变化,观赏高。从当地多年栽培情况看,西鹃适应性、抗病性相对较差。只宜盆栽,夏季要适当遮荫,冬季要保暖。柴桥自1984年从丹东引入的西鹃,主要是比利时杜鹃,当前主栽品种有比利时杜鹃系列种7个,西德杜鹃系列3个品种,汉堡系4个,白佳人系3个,四海波系列5个,五宝珠系列6个,王冠系列4个,共32个品种。主要代表种有:五宝(无锡:锦袍)、王冠(丹东:锦上添花)、四海波(无锡:天女舞)。是制作盆花的理想材料。
高山杜鹃:为杜鹃花科高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高山杜鹃的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3米,枝条粗壮,叶丛生枝**,厚革质,长6-12厘米,宽2-5厘米,4-5月开花,花型以套瓣、重瓣为主,也有少量单瓣,花期1个月左右。花色有白色、粉色、淡红、桃红、黄色等。一般生长在海拔600-800米的山野间,适应性强,经过人工驯化、培育可望成为园林绿地中常绿观赏植物。

欢迎来到郫都区禾润花卉苗木场网站,我公司位于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 具体地址是四川成都郫都区村委,联系人是陈女士。
主要经营相关产品。
单位注册资金单位注册资金人民币 100 万元以下。

相关知识

【黄杜鹃花种植基地】
【磐安杜鹃花基地】
【杜鹃花供应基地】
【杜鹃花苗圃基地】
【杜鹃花培育基地】
【忙城杜鹃花基地】
【杜鹃花培植基地】
杜鹃花种植基地,基地的杜鹃花批发价出售
【杜鹃花桩种植】
【人工杜鹃花种植】

网址: 四川杜鹃花种植基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18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陈国煌杜鹃花生产基地
下一篇: 批发杜鹃花杜鹃花种植基地诚信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