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武汉市召开“相约春天赏樱花——2025武汉赏樱季”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发出诚挚的赏花邀约。
从武汉大学樱花大道的浪漫长廊,到东湖樱园的缤纷花海;从城市公园的精致点缀,到乡村景区的自然野趣,超过50万株樱花树次第盛开,宛如粉色的云霞铺展在江城大地,绘就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然而,如何将樱花的“颜值”转化为产业的“价值”,让“春日经济”绽放持久魅力,还需在创新与特色上精雕细琢,打造独具匠心的赏樱体验。让樱花之美不仅停留在视觉的惊艳,更融入城市的文化肌理与生活的日常脉络,成为武汉独特的精神符号与情感寄托。
以文化为墨,为“花经济”绘就灵魂底色
要让樱花的“颜值”转化为“价值”,需以文化赋能,做足文章。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粉白的花影摇曳,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亦是历史的见证。抗战烽火中,武大西迁乐山,而樱花却在战火中傲然绽放,成为坚韧与希望的象征。这段“战时西迁”的往事,为樱花平添了深沉的文化意蕴。然而,文化的挖掘远不止于历史。樱花与诗词、绘画、音乐的交融,能为“花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举办“樱花诗词大会”,让游客在花海中吟诵经典,感受诗意的芬芳;打造“樱花艺术长廊”,以水墨画、油画等形式展现樱花之美;策划“樱花音乐会”,让悠扬的旋律与飘落的花瓣共舞。唯有让游客在赏樱时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才能让“花经济”突破季节限制,走向深度与持久。
以创新为笔,拓展“花经济”的多元场景
创新是“花经济”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要推动“花经济”从单一的观赏模式向多元化、体验式、沉浸式方向转变,构建“赏花+”多元业态体系,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和消费场景的立体化升级。一方面要打造多层次消费场景,提升“花经济”附加值。举办樱花马拉松、摄影大赛等文体活动,将赏花与运动、摄影等结合,打造集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主题活动。开发VR/AR赏樱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樱花盛景,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要完善基础设施,为“花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景区人流监控、智能导览、线上购票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优化景区周边交通布局,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设置临时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体验。
以品牌为帆,延长“花经济”的产业链条
品牌,犹如“花经济”乘风破浪、驶向远方的风帆,承载着希望与梦想。为打造独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花经济”品牌,我们需将樱花从短暂的季节性景观,蜕变为可持续的产业资源,进而延伸产业链,提升其产业价值。深入挖掘樱花与城市历史、人文风情的深厚渊源,将丰富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品牌建设之中。通过精心设计樱花主题的IP形象,并开发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将樱花元素与城市文创产业紧密融合,从而打造出具有高度辨识度与感染力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同时,需致力于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花经济”产业生态圈。通过开发樱花食品、樱花化妆品以及樱花主题民宿等衍生产业,将樱花元素渗透至更多领域,不断拓展“花经济”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向江月)
相关知识
以花为媒 开出乡村振兴“花经济”
定兴以花为媒绽放“芳香经济”
以花为媒发展“赏花经济”
抓住“花季流量” 集美区探索“赏花经济”新思路
武定县以花为媒促农文旅深度融合
以花为媒,让“花经济”越开越旺
以花为媒、以绿为链,第一八佰伴持续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以花为媒 以“樱”会友
丝竹管弦华彩乐章 花好月圆新年音乐会奏响津城
以花为媒撬动“美丽经济”
网址: 【来文选登】以“樱”为媒 奏响“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乐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2156.html
上一篇: 樱花季,湖南能否站上千亿市场“C |
下一篇: 浙江选育出“螺蛳粉”樱花,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