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

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

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密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花卉产业作为一项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1]。近10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2]。我国现代花卉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优势比较明显增长迅猛[3]现已成为我国促进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战略产业[4]。2、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了加快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步伐引导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2.1花卉生产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花卉种植面积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986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为2.0万hm2,1990年为3.3万hm21995年为7.5万hm21998年为8.59万hm22000年达14.75万hm2至2003年达43万hm2。2003年的种植面积分别是1986年的21.5倍、1998年的5.0倍、2000年的2.92倍。从种植面积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花卉生产大国。我国花卉的生产布局区域化是在花卉种质资源我国是世界百合花的分布中心,全世界已发现的百合花有90多种,而分布在我国的就有46种、18个变种,其中38种、14个变种为我国特有。19世纪后期,百合病毒的蔓延使大多数栽培种和品种濒于灭绝的边缘。20世纪初,欧洲人发现并引种我国的岷江百合用于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使百合在欧洲园林中得以发展。在世界百合抗性新品种的选育中,原产我国的百合种成为重要的种质资源。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区适合百合生长,因此加大百合产业的投入、增强百合生产科研力量、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新品种,发展资源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合产业,对推进我国花卉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1我国百合切花产业现状切花百合生产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单位就开始从事切花百合的引种和栽培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伴随着我国鲜切花产业的不断发展,切花百合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云南省的百合鲜切花生产,每年增长幅度在20%以上,1997年全省生产的百合切花仅150万支,到2000年就达到了1800万支,2004年全省百合鲜切花将达到2700万支以上,成为目前国内百合切花质量较高的产区。生产的百合切花除供应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外,部分企业生产的百合还销往中国香港地区及新加坡等地。如佳卉公司,2001年在玉溪建立了10hm2以上的百合鲜切花生产基地,年产百合鲜切花202支,60%出口到我国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辽宁省发挥气候和土壤优势,积极发展百合切花生产,仅凌源一个地区发展切花百合面积就达100hm2,切花主要供应北京和沈阳花卉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苗有限公司经过4a多的科技攻关,2003年正式宣布其“百合周年出棚种植技术”在云南玉溪地区大面积露天试种成功。实验的百合共有6hm2,涉及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等共36个品种,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主要百合品种,产花120万

相关知识

花卉基地经济效益明显
集链成群建设世界一流花卉产业
花卉种植经济效益分析.docx
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集链成群建设世界一流花卉产业
​集链成群建设世界一流花卉产业!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
集链成群建设世界一流花卉产业 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
福建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形成与发展
花卉产业
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晋宁: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网址: 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2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通海县花卉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下一篇: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花卉消费进入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