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刚过,气温急速下降,而在 乌兰图克镇鲜农现代农业园的七十多栋温室大棚里,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顶花 带刺的黄瓜青翠欲滴,各式各样的茄子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挑拣、打包装箱,从最初的不会种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设施农业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60岁的李世忠是乌兰图克镇东兴村村民,土地流转后又到鲜农承包了一个温室大棚种植黄瓜,谈到今年的收成,他和老伴儿乐的合不拢嘴:“今年收成好,行情也好。从7月20号开始,一天能收700多斤,我们这都特供一线城市商超的,按照公司标准挑选出大小匀称、顶花带刺的打包成箱,一箱子40斤,价格最高时候一箱能卖到210块钱,这不,今天又包了十多箱。这设施农业好呀,比普通大地种植收入高出30倍,今年毛利能达到40万。”
近年来,临河区鲜农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依托我区农业资源禀赋,创新机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形成了“企业承建,农民承租,农企合作,公司统一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棚菜种植欣欣向荣,设施种植科学规划,种植结构不断向智能化、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设施农业成为新时代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让农民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与此同时,鲜农深知引得进、种得好、品质优、才能销得广。专业技术员在温室大棚种植了13个茄子品种作对比,为农户挑选出产量高、虫害少的品种来年播种。接近一米长的线茄、白萝卜一样的“白雪公主”、涂鸦版的F35花茄子……你见过的没见过的茄子种类这里都有。鲜农工作人员索婷说:“为提高设施农业的种植品质,做大做优特色农产品,我们引进了13个品种育苗、种植、观察。推选出好的品种供种植户选择,从育苗、种植到销售,我们一条龙服务。”
张志东今年新承包了李世忠隔壁的大棚,他说:“我第一年种温室黄瓜,没有经验。鲜农有专业的技术员上门指导,从黄瓜架苗到土地湿度、大棚温度,技术员都手把手的教给我们,而且都是物理驱虫,保障蔬菜纯绿色无公害。”
设施农业成为鲜农种植户家家都有的“聚宝盆”,也为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蓄足后劲。据悉,鲜农目前已累计投入2560万用于数字化农业设施建设,年度科研投入经费达到销售收入6%。目前已建成智能温室区域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及自动温控系统、智能滴灌系统及水环境净化过滤系统、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监控管理系统等,通过数字化调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肥水等指标,实现农作物生长效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肥料、统一防控、统一销售、统一订单)的基地绿色果蔬产品生产模式,确保了所产果蔬外观一致、色泽一致、大小一致、固形物含量一致、口感一致,达到绿色标准,实现更高溢价,以此引领现代农业走标准化、规模化、订单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隗家鸣/文 贾丙乾/图
责编:田海霞 编辑:赵珂
文章最下方,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喜欢请点下方赞和在看!
相关知识
乡村振兴正当时 | 临河区: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聚宝盆”
加大科技研发带动农民增收 让花卉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加快设施农业现代化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西安高新区加大科技研发带动农民增收 让花卉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带头人|“葡萄花”王卫花:发展设施农业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四季果园” 让乡村振兴尝甜头
江苏沛县:现代设施农业成富民强村“聚宝盆”
河北宣化:特色农业成农民增收“聚宝盆”
【乡村行 看振兴】西华:科技赋能助力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做优花卉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网址: 乡村振兴正当时 | 临河区: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聚宝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6796.html
上一篇: 温室黄瓜为何“歇秧” |
下一篇: 公开近6年全国设施番茄、黄瓜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