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专业的书评人,也不喜欢那些专业的书评人。一部作品,好与不好,读者心中自有判断,无需旁人充当行家,指手画脚。有人喜欢小人书,有人喜欢《红楼梦》,各有各的好。最讨厌那些仗着自己吃过几次三文鱼就贬低泥鳅的人。
久不写东西,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戾气。望朋友们海涵,不要与我计较。
我不知道什么海派京派,我只知道上海有个作家叫王安忆。看过几本她写的书,如果不看作者简介,我还以为那些作品出自一位儒雅的男士之手。论事简洁,点到即止,少有情感的酸腻,颇有气度。
我读的书不多,《天香》会让我想起《京华烟云》,作品里都有一群天赋异禀的女子,各有各的悲欢离合,甚至还让我想到《人面桃花》里的秀米。书里的女子,不会依仗夫君昏天度日,她们虽是女子,却可撑起半边天。
看过《国家宝藏》—朱克柔缂丝那一期的朋友,可以看到朱克柔和希昭的相似之处,不知道作者在设置希昭这个角色的时候,是否参考了朱克柔的生平轶事。希昭绣画仿若天成,对这类奇女子我是满心期待,以为作者会不吝笔墨对其加以渲染,不曾想,这块绝美的璞玉并未激起千层浪。文中的她来自传说,美丽动人,绣技精湛,聪慧过人,人人敬重,到最后还不是一样的死去。小稠、闵、蕙兰也是一样,都闪亮过,结局都是一样的陨灭。这样草草的收尾,读起来多少有些不爽,但,这就是人生。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只是一时;平平淡淡,不温不火,方是常态。
不知阿暆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触,年少轻狂,妄想改变世界。步入中年,精疲力尽时幡然醒悟,世界似乎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挣扎而改变。况且,人人都想去改变世界的时候,才正是世界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候。如果人人都寻求内心的自足,世界是否会变的安静祥和一点儿呢?很难说,因为人的思想很难统一,所以世界是层次分明的,是五彩缤纷的,是残酷与温暖交织的,是迎合了所有人的期待的,又是人人都感觉不如意的。或许,阿暆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决定放弃之前的执念,回家种田养花,陪陪老妈。与其耗上自己的一生去做无意义的事情,不如颓然享受当下的生活。
然而,我又顶羡慕这些书中的这些人儿,至少有闲阶级的生活可以让他/她们衣食无忧,一生只做一件事。绣一生花,参一世禅。像蚕,吐丝,化蝶。
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关知识
世界上吐丝最有价值的10种蚕
像蚕却不是蚕的虫子,如今成为一种美食,很多人却看见就害怕
花蔟吐丝,手工制被
火草,一种会“吐丝”的植物!
蚕吃啥
描写蚕的作文(通用26篇)
蚕怎么养
吐丝做蚕茧以吃什么植物的树叶为生?()A.桑树B.杨树
蚕的观察作文(精选26篇)
蚕宝宝——蚕的一生总汇.ppt
网址: 像蚕 / 吐丝 / 化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7883.html
| 上一篇: 蚕宝宝 |
下一篇: 高中历史教学:第11课辽宋夏金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