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粮仓管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粮仓的通风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粮大国,粮食储藏工作关系军需民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目前随着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粮仓储存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粮仓监测与控制系统在粮库储存的运用愈加广泛,但因为研发团队参考因素的差异,导致无法高度匹配粮仓的实际需求。
目前,粮食的储藏保管技术主要包括有:低温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和真空储粮技术。其中,中储粮开发的内环流控温技术即是低温储粮技术的一种发展,对于东北、北方一带空气湿度大、年平均温度低的地区非常适宜,然而,对比空气湿度大,冬季温度零度上下的南方,低温储粮的实施存在较大难度,需要对现有装置结构进行改变以便于在南方推广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内环流控温技术设施在南方次存在自然冷源不足、湿度过高而应用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后的通风机构以达到除湿以及低温内循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粮仓的通风机构,包括内环流通风装置,所述内环流通风装置包括环流风机、保温环流管、通风口以及控制器,通风口包括设置在粮仓上壁的进风口和设置在粮仓下壁的出风口,所述保温环流管通过三通和支管路分别另接转轮式除湿机和制冷设备,所述环流风机、转轮式除湿机和制冷设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环流风机通过出风口设置在粮仓外侧低位处,并向上连接保温环流管,保温环流管上端通过进风口伸入粮仓内部的高位处;
所述保温环流管从上往下分别连接制冷设备和轮转式除湿机;
所述转轮式除湿机设置有循环气通道和排湿通道,所述排湿通道的两端分别用管道与粮仓外部连通,所述循环气通道的出气口通过支管路穿出粮仓,并连接到保温环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冬季,气温降低水汽液化,启动转轮式除湿机排出多余湿气,粮仓内空气从转轮式除湿机循环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水分经排湿通道的进气口吹入的热风加热汽化后,从排湿通道的出气口排出粮仓,干燥后的空气从循环气通道的出气口进入到保温环流管,由环流风机风机驱动,干燥后的空气从仓库上方的进风口回到仓库;若粮仓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开启制冷设备,对干燥后的空气进行制冷后再循环回粮仓内部。
夏季,初期可利用环流风机和保温环流管抽取粮仓内中心粮的冷气进行降温,冷能不足以保持内部准低温后,开始启动制冷设备,进行降温辅助。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机构适用于智能控制,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显示器以及信号发射器;温、湿度传感器均设在粮仓内,信号转换后在显示器显示实时温度信息、湿度信息;信号发射器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以配合粮仓智能管理系统的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设备与保温环流管之间的支管路上设置有电控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转轮式除湿机与保温环流管之间的支管路上设置有电控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环流管的上端还设置有循环风机B。
进一步地,所述粮仓底部设置有通风地笼,所述保温环流管的下端通过出风口与通风地笼在粮仓外墙的端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粮仓内分散设置有通风短段地笼,所述转轮式除湿机设置在所述通风短段地笼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内环流控温技术的通风装置进行改造,利用三通、支管路、温度传感器及电控开关阀,实现粮仓的除湿、冷却、冷能利用的优化,从而实现在湿度大、温度偏高的地带也能够推广适用,同时利用通风地笼和装设在粮仓粮垛外围的通风短段地笼,分别实现中心粮食冷能的利用和保藏,降低能耗,提高保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转轮式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环流风机,2—保温环流管,3—通风口,4—支管路,5—转轮式除湿机,6—制冷设备,7—进风口,8—出风口,9—排湿通道,10—电控开关阀,11—循环风机B,12—通风地笼,13—通风短段地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高一种用于粮仓的通风机构,包括内环流通风装置,内环流通风装置包括环流风机1、保温环流管2、通风口3以及控制器,通风口3包括设置在粮仓上壁的进风口7和设置在粮仓下壁的出风口8,保温环流管2通过三通和支管路4分别另接转轮式除湿机5和制冷设备6,环流风机1、转轮式除湿机5和制冷设备6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环流风机1通过出风口8设置在粮仓外侧低位处,并向上连接保温环流管2,保温环流管2上端通过进风口7伸入粮仓内部的高位处;
保温环流管2从上往下分别连接制冷设备6和轮转式除湿机;
转轮式除湿机5设置有循环气通道和排湿通道9,排湿通道9的两端分别用管道与粮仓外部连通,循环气通道的出气口通过支管路4穿出粮仓,并连接到保温环流管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冬季,气温降低水汽液化,启动转轮式除湿机5排出多余湿气,粮仓内空气从转轮式除湿机5循环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水分经排湿通道9的进气口吹入的热风加热汽化后,从排湿通道9的出气口排出粮仓,干燥后的空气从循环气通道的出气口进入到保温环流管2,由环流风机1风机驱动,干燥后的空气从仓库上方的进风口7回到仓库;若粮仓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开启制冷设备6,对干燥后的空气进行制冷后再循环回粮仓内部。
夏季,初期可利用环流风机1和保温环流管2抽取粮仓内中心粮的冷气进行降温,冷能不足以保持内部准低温后,开始启动制冷设备6,进行降温辅助。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机构适用于智能控制,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为:控制器还连接温、湿度传感器、显示器以及信号发射器;复数个温、湿度传感器均设在粮仓内,信号转换后在显示器显示实时温度信息、湿度信息;信号发射器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以配合粮仓智能管理系统的监控。
转轮式除湿机5与保温环流管2之间的支管路4上设置有电控开关阀10。
除了分设在粮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外,转轮式除湿机5和制冷设备6之间的保温环流管2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经转轮式除湿机5干燥的空气和从循环风机出来的空气在管道中混合进入到保温环流管2,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该混合空气温度高于预定温度,开启制冷设备6进气口与保温环流管2之间支管路4上的电控开关阀10,并开启制冷设置,使一部分空气进入到制冷设备6中降温,然后在从制冷设备6的出气口连接的又一支管路4回到保温环流管2,从而实现空气的降温。
进一步地,保温环流管2的上端还设置有循环风机B11,当粮仓内空气湿度在设定值以下、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关闭环流风机1、开启转轮式除湿机5并关闭其加热组件,开启制冷设备6和循环风机B11,从而保留中心粮原本的准低温,同时从转轮式除湿机5的进气口抽出外层粮的周围的热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和循环。
粮仓底部设置有通风地笼12,保温环流管2的下端通过出风口8与通风地笼12在粮仓外墙的端部连通。
粮仓内分散设置有通风短段地笼13,转轮式除湿机5设置在通风短段地笼13内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知识
一种用于改善室内环境的通风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锦带花的幼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莲藕加工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马路花坛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三角梅的扦插繁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的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效型花卉苗木装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花卉育苗的病虫害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珍珠岩加工用的减压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花卉育苗的智能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网址: 一种用于粮仓的通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5135.html
| 上一篇: 电风扇可以给房间换气吗?如何用风 |
下一篇: 水利水电工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