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记者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
截止目前
赣榆区已累计除治互花米草面积15922.9亩
在全省率先完成互花米草除治任务
提前完成省三年除治计划要求
互花米草繁殖力强,严重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全市互花米草发生面积为19237.6亩,赣榆区除治面积占比为全市面积的82.7%,并且除治区多为海陆交互高潮位、淤泥质海岸,除治压力大。
今年四月,赣榆区召开行动部署会议,并编制《连云港市赣榆区互花米草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治理范围、目标任务及职责分工,确保除治工作科学有序、精准有效。
抢抓时机早行动
高效率协同排查,联合福建林科院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现场踏勘”方式,科学调查掌握全区互花米草的面积、斑块和分布情况,全面摸排登记除治范围内的所属物,重点确认隐藏电缆、管道位置,助力安全除治。高效能统筹谋划,成立由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多方筹措除治资金2800万元,投入挖机、旋耕机、刈割机、机耕船等施工机械5400台次,人工11500人次,高位推进除治工作。7月10日,赣榆率先打响互花米草除治攻坚战。
斩草除根无残留
全覆盖彻底除治,根据施工环境灵活调整“刈割+双旋耕”“刈割 + 深翻”等工艺,并创新研发大型履带式刈割机,配合机耕船,确保岸上岸下无死角除治。全方位精准管控,科学划分优先治理区、攻坚除治区、监测防控区、交叉管理区四个除治区块,实施“一区一策”动态管理,做到降低传播风险、避免繁殖生长、消除潜在隐患、恢复生态功能。全流程监测管护,推进“除治、监测、管护”一体化,常态开展人工巡查、记录、对比、整治,每周开展无人机巡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并将互花米草治理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保障互花米草除治工作顺利推进和治理成效。
高效治理促发展
不断放大宣传效应,依托省、市、区媒体平台,整合“报、网、微”资源,同频共振多角度宣传互花米草治理工作,营造“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持系统思维,以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互花米草治理和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河口综合治理等工作串联起来,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生态+旅游”融合效应逐步放大,全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供稿:苏 飞 周 玉 赣榆发布
审核:李 刚
发布:夏燕红
相关知识
全省率先!
丽水市探索公园绿地建设模式 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应开尽开
在全省率先打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美丽田园景观融合示范区
广东:率先推进生态茶园建设
泰州市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多点开花、全省领先
安康市率先出台残疾人托养服务地方标准
泰州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全省领先
【林草局】辽宁: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福州率先试点布设水系智慧公示牌 实时监测公示内河水质
3673种!连云港市生物物种数领跑全省
网址: 全省率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5566.html
| 上一篇: 专家你好,请问香蕉花叶心腐病应该 |
下一篇: 【防护知识】这些科学防治“甲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