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材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不同,吸水性较强的花材保鲜时间就会较长。如何才能增强花材的吸水性呢?不同花材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首先,对花材进行整理,去除多余叶子、分叉和落败的花朵。将花枝上多余的叶子去掉,可以减少水分蒸腾,减少水分损耗。同时也可以避免瓶插时叶子浸入水中而腐烂,影响花材的寿命。对于分叉较多的花材,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修剪,在保证主枝长度的同时,考虑花束制作需求。
其次,通过一些物理方法,增大花材的吸水面积,增强其吸水性。
1. 斜切法。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保湿方法。大多数花材采用此类方法,如玫瑰、康乃馨、百合、菊花等。选择一把较为锋利的小刀(减少对植物疏导组织的伤害),斜着切断花茎,通过增大横截面——吸水面积,来提高吸水性。因此,斜切的角度越小,横截面就越大,吸水性就会越强。
2. 折茎
有些花材茎秆比较脆,容易折断,或者是长有茎节的花材,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洋桔梗、石竹等。此方法是通过折断花茎,暴露植物纤维,达到增大吸水面积的目的。
3. 敲根
此法适用那些茎秆纤细而坚硬的花材,如蓝盆花、千日红、情人草等。将花材放到石头或坚硬的石板上,用锤子敲打茎秆末端,让纤维组织暴露出来,以此增大吸水面积。
4. 去芯
此法适用于花茎有芯的花材,如丁香、绣球之类。先用小刀斜切花茎,再将花茎中间的芯用小刀剔除。
5. 纵切
此法主要用于树枝保鲜,如丁香、牡丹、连翘等。用剪刀将枝条末端纵向剪口,可以剪成一字型、十字形或米字型,以增加吸水面积。
二、化学方法
另外,每天给鲜花换水,清洗花茎,也是延长花材寿命的重要步骤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或书籍,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