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孢子发育过程图解
2.2 影响雄核发育的因子 孢子体:在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和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配子体:在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配子和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2.3 雄核发育单倍体的个体发生过程 禾谷类植物花药培养中白化苗的形成 在禾谷类植物花粉单倍体生产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是出现大量的白化苗。在大麦、小麦和水稻的花粉植株中,白化苗通常占总苗数的1/3以上,严重的情况下,例如在大麦品种Sabarlis的花粉植株中白化苗频率高达60-90%,这大大限制了花药培养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在水稻中造成白化的原因是由于前质体不能正常发育成叶绿体,既不能形成基粒又完全缺乏核糖体,改变培养基成分也无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现在只知道白化苗的形成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有26 ℃增加到35 ℃时,白化苗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在水稻上还观察到: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若在10 ℃和13 ℃下冷处理3-14 d,所产生的植株中有90%是绿苗,10%是白化苗。然而,无论在上述那种温度下,若把冷处理的时间延长到21d,所产生的植株几乎全是白化苗。 同时还注意到,花粉处在双核期的花药比处在单核期的花药产生的白化苗较多。 除葡萄外,在禾本科以外植物的花药培养中未曾发现过白化苗。 马铃薯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越恋, 何凤发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用凉薯97、鄂马铃薯5号、康932-2、$21、7692-76等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系),由西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提供,分春插和秋插两季田间种植. 1.2试验方法 1.2.1花药采集和接种 在马铃薯正常现蕾开花季节采摘花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发育时期,选取单核靠边期花药作为外植体.将花蕾流水冲洗15 min,70%酒精表面消毒30S,再用0.1%HgCl2滴加1~2滴吐温消毒8min后接种在培养基上. 培养基: MS+2mg/L NAA+1 mg/L 2,4-D+0.5mg/L KT +30g/L蔗糖 +4.6g/L卡拉胶 1.2.2接种不同基因型花药 将供试的凉薯97、鄂马铃薯5号、康932—2、$21、7692—76等20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药接种在培养基上,每个三角瓶接种20~30个花药.接种后的材料在温度22~24℃,白天用日光灯补充光照10h的条件下培养,30d后统计诱导率. 花药诱导率=(愈伤组织数+胚状体数)/接种花药数×100% 1.2.3花药不同预处理 (1)花药低温预处理 选用鄂马铃薯5号、康932-2、YA03-1,在花药接种前对该3个不同基因型的花蕾作不同时间的低温预理.将大小适宜的花蕾包于双层湿纱布中,装入塑料袋于4℃冰箱分别预处理0 h( ck)、24h 、48h后,再把花药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上(培养基成分同1.2.1).每种处理接种5~7瓶,每瓶接种20~30个花药,培养条件同上(同1.2.2),30d后统计诱导率. (2)花药高温热激预培养 选用鄂马铃薯5号、康932-2、YA03-1,先取适宜大小的花药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基成分同1.2.1),再将接种有花药的三角瓶置于35℃黑暗条件下分别预培养0 h( ck),24h、48 h,然后转入1.2.2的培养条件下培养,30d后统计诱导率. 1.2.4培养基添加附加物 (1)添加活性炭 在培养基(培养基成分同1.2.1)中分别添加0.3%的活性炭(AC),以不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为对照,接种7692-76、鄂马铃薯5号、威芋3号、渝薯1号共4份材料的花药,30d后统计花药的褐化率和诱导率. 花药褐化率=褐化的花药数/接种花药数×100% (2)添加马铃薯提取液 以凉薯97、7692-76、鄂马铃薯5号、康932-2为实验材料,接种在添加马铃薯提取液的培养基(原培成分同1.2.1)上,以不加马铃薯提取液为对照,30d后统计诱导率. 5%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将马铃薯块茎洗净后称取50 g,带皮切成碎片,加入100 mL蒸馏水,煮沸 20min,用4---6层纱布过滤静置,待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入1L培养基中. 1.2.5花药再生植株倍性鉴定和移栽 花药再生植株在MS培养基中生长到根长0.5 cm时,剪取根尖进行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小植株长到有5-6片叶时,切段繁殖和壮苗培养,寄栽生根,移栽至温室.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基因型对花药诱导率的影响 接种3周后,多数花药在培养基上逐渐由绿变黄、由黄变褐,部分花药保持黄绿色或绿色
相关知识
花药发育的过程中,小孢子的形成过程是( )。
花粉小孢子发育途径.pdf
离体花粉(小孢子)发育途径
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粒(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的一般结构如何?
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Ⅰ.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海菜花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种子的发育过程分析课件.ppt
火龙果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
蘑菇的生长过程图片及说明 蘑菇的生长过程图解
网址: 小孢子发育过程图解.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7369.html
| 上一篇: 下列靠孢子繁殖的一组植物是( ) |
下一篇: 富贵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