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编者按:
在甘肃省定西市,有一句话人尽皆知——“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一种作物,三个名字,是因为这片土地与土豆有说不完的故事、解不开的缘分。
56岁的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村民李如对土豆有着深厚的感情,土豆最早是救命粮,现在是致富的金蛋蛋。
煮土豆、烤土豆、炒土豆……李如说,过去谁家吃饭都是“土豆开会”,简单煮熟的土豆剥开皮、撒点盐就是一餐。那时种土豆只靠“二牛抬杠”,一天顶多能种一亩地,遇上干旱的年景,收成仅够果腹。
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让群众不再为生活发愁,而向乡村振兴的不断迈进更让倔强的土豆成了赚钱增收的“金蛋蛋”。甘肃近年来实施“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每个脱贫县培育形成了2至3个优势特色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土豆成了这里摆脱贫困、开启振兴之路的“钥匙”。

务工人员正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内工作。(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吕京笏摄)
李如家中约30亩土豆每年可收入近4万元,农活也轻松许多:农用机械一个小时能干以前一天的活;地膜保墒保水,增加了田地产出;抗旱的新品种土豆让产量也更耐旱,更“倔强”……他家的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住进了新房子,还买了小汽车。
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提升与企业带动。坐落于陈家屲村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如今已成为中国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马铃薯原原种出口生产基地。
智能温室里,马铃薯原原种茁壮成长,施肥、浇水等可通过自动化程序完成,而湿度、温度等关键生长指标也能实时监测。
“马铃薯原原种来自脱毒种苗,也是优质马铃薯的源头所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介绍,该所年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达600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近1.2亿粒。“小土豆”不仅售至全国,更销往埃及、沙特阿拉伯、尼加拉瓜等国家。
“我和马铃薯打了40年交道。通过技术积累、品种改良,‘小土豆’国外订单多了起来,国际竞争力增强。”李进福说。

这是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内的智能温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吕京笏摄)
产业升级让倔强的土豆为薯农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马铃薯研究所常年用工达160人左右。
村民马淑花从2016年开始就在此处务工,从选苗到分拣她都熟悉,每年打工就能赚到2万元左右。就近就业让她能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贴补家用。
陈家屲村党支部书记马进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500亩,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去年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5.8万元。
“洋芋开花赛牡丹”是当地的另一句民谚,描述了土豆开花时的娇艳美丽,也可形容不起眼的人或事守得云开见月明后的景象。
今天,倔强的土豆开出朵朵“产业之花”,盛放在乡村振兴的黄土地上。(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崔翰超 吕京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监 制:李 军 ● 编 审:杨晓军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定西市花是什么花
央媒看沧州
央媒看河南丨以花为“媒” 洛阳牡丹开出新幸福
定西添加了新名片:经千年传承的陇中
定西完善陇中“十三花”宴席制作技艺保护资料 打造城市名片
央媒看献县
央媒聚焦
【省媒看陇西】顶层设计“筑根基”:从管理框架到政策矩阵的系统革新
“花车+民俗”!我市国庆花车巡游即将上演,央媒省媒市媒同步直播
定西花卉牡丹培育基地
网址: 央媒看定西|陇中大地上,倔强土豆“盛开”产业之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8619.html
| 上一篇: 洋芋花开幸福来 美丽乡村土豆情 |
下一篇: 马铃薯是根是果,马铃薯开花结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