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47页)

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47页)

目 录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1 前 言 1 1.1 麦长管蚜发生规律 1 1.2 麦长管蚜危害和防治现状 1 1.3 植物抗虫性及机制 2 1.3.1 植物抗虫历史 2 1.3.2 植物抗虫机制分类 3 1.3.3 小麦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3 1.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6 1.4.1 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6 1.4.2 小麦抗蚜品种鉴定技术和培育现状 7 1.5 刺吸电位 (EPG )技术 9 1.5.1 EPG 技术发展历史 9 1.5.2 EPG 技术的原理 9 1.5.3 刺吸式口器昆虫的EPG 波形 11 1.5.4 EPG 技术在我国蚜虫研究上的应用 12 1.5.5 EPG 技术在蚜虫化学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4 1.6 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16 2 材料与方法 17 2.1 小麦种质资源 17 2.2 麦长管蚜 17 2.3 试验方法 17 2.3.1 小麦抗蚜性田间鉴定及抗性级别划分 17 2.3.2 EPG 记录和波形识别 18 2.3.3 统计分析方法 18 3 结果与分析 19 3.1 小麦种质的田间抗蚜性鉴定 19 3.2 EPG 波形识别及取食行为参数分析 19 3.2.1 麦长管蚜刺探和取食小麦种质材料的整体波形 19 I 3.2.2 麦长管蚜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取食行为 21 3.2.3 麦长管蚜口针在木质部的取食行为 21 3.2.4 麦长管蚜口针在韧皮部的取食行为 21 3.2.5 麦长管蚜取食不同种质小麦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比较 23 4 讨论 24 4.1 抗虫指标的选用的问题 26 4.2 抗性因子定位 26 4.3 EPG 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7 4.4 利用EPG 技术的科研进展 28 5 结论 29 6 参考文献 30 7 致 谢 41 8 论文发表情况 42 II 中文摘要 小麦蚜虫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上的重要害虫。目前我国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措 施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对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 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培育和种植抗蚜品种,是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连续2 年按照农业部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对来自国家小麦种质资源库的小麦种质材料 进行了田间的抗蚜性鉴定,其中包括8 份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的八倍体小偃麦和 6 份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的六倍体小黑麦。并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出了4 份遗传稳定抗 性级别不同的种质材料(小偃麦21-22 和小黑麦 31-32 ),利用EPG 技术研究了麦长管 蚜在不同种质资源上的取食行为。采用田间模糊识别技术抗蚜性鉴定与室内 EPG 技术 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小麦种质的抗蚜性,以期筛选抗蚜的小麦种质资源,为 小麦的抗蚜育种以及抗蚜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在连续2 年鉴定的14 份小麦种质材料中,小偃麦多为低抗或中抗,其中有5 个 材料表现出稳定的抗蚜性,而小黑麦多为低感或中感。没有对麦长管蚜表现为免疫或者 高抗的种质材料。表现为中抗的有2 个,分别是小偃麦21 和23 ;表现为低抗的有小偃 麦22 、24 和小偃麦26 ;表现为低感和中感的小麦材料数各4 个以及高感1 个。 2 、通过对Np 、P 、Pd、E1 、E2 、F 、和G 等EPG 基本波形的分析显示,麦长管蚜 在小偃麦上首次开始刺探的时间显著长于小黑麦(P0.05 );且小偃麦水状唾液分泌E1 波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

相关知识

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47页)
一种快速筛选抗蔷薇长管蚜月季种质资源的方法
不同西瓜品种抗蚜性鉴定
我国冬麦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
麦长管蚜
不同小麦品种(材料)的抗蚜性及抗性部位的EPG定位研究.pdf
菊属及蒿属植物苗期对蚜害抗性鉴定.docx
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docx
一种鉴定不同品种油菜抗蚜性的方法与流程
不同玉米新品种田间抗蚜性比较

网址: 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47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00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挑战给玫瑰花染色!不是吧这也能行
下一篇: 一种鉴定不同品种油菜抗蚜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