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泽先生于1922年出生于京都本愿寺。十岁左右就开始学画画。1942年考入民国时的zui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当时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陈之佛等。1949年,戴泽先生遭遇重大变故,亲人离散,从此再没回过重庆。但他从未停止画画。之后,他又依次经历了土改、反右、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改革开放这些重大的社会变动,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十年浩劫期间,他曾被发配去烧锅炉,于是就白天烧锅炉,晚上回到家偷偷画画。自然灾害时期物质非常匮乏,他就找报纸、捡别人丢弃的废纸来画,一张纸要画两面,有时还会将原来的画覆盖掉,一张纸上有两三层的画。改革开放人们纷纷下海,他不为所动,依然每天六点半准时出去写生,曾经在老北京植物园和动物园里住过一个多月,专门画画。退休之后直到八十五岁,都还保持着每天至少六小时的作画时间。早在1994年,戴泽先生就在纽约“东方文化中心”举办过个展。上世纪80年代,颐和园曾邀请他临摹荷兰画家华士·胡博的《慈禧像》,并在颐和园展出三十年之久。他的作品也是拍卖会上的常客。但生性低调的他七十多年来的大量画作,绝大多数从未示人。这些未公开的画作中,有大量的是花卉,比起人,他似乎更喜爱自然,喜爱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他笔下,有胡同附近角落里的花,有桌上瓶花,还有从同一扇窗户看出去的四季不同的花。有些看起来孤单、脆弱;有些优雅;有些热烈;有些从幽深的黑暗里开出来。但共同的是,它们都在努力地生长,顽强地绽放。2017年,在戴泽先生的家属促成下,他初次授权出版机构,将这些花卉画作中的52幅以艺术手账的形式出版,命名为《花木集》。这是一本开满花的手账,用它写字的人,每当翻过一页,遇到一朵小花,就会禁不住扬起嘴角来。
戴泽,四川云阳人,1922年出生于日本京都本愿寺,同年随父母回国。戴泽自幼喜爱绘画。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吕斯百、傅抱石、陈之佛等先生。1946年毕业后,应徐悲鸿之邀北上,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奠基者之一。靳尚谊、王沂东皆为他的学生。他所临摹的荷兰画家华士·胡博的《慈禧像》,曾在颐和园展出三十年之久。受法国印象派影响,他提倡写生,注重观察事物的自然状态,但又不拘泥于写实,更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同时,他也从未停止在绘画技法和表达方式上的探索,风格多变,晚年画作更多呈现出中国文人画的气韵。戴泽先生一生坎坷,历经时局动荡,但从未停止画画。退休后直到八十五岁,依然保持每天六小时的作画时间。此次收录的五十余幅画作,主要为油画和水彩作品,选自其孙辈戴梦先生所整理之家藏,以及众藏家的藏品,绝大部分从未对外发表过。在资源匮乏的年代,他抓住一切机会作画,有的画作上能看出反复练笔的痕迹,有的画作甚至画于报纸背面。花卉是戴泽先生钟爱的题材之一。桌上瓶花,路边野花,皆可入画。在他笔下,自然万物生机勃勃,色彩绚烂,对光线的变化极为敏感。如其挚友韦启美评价:“他作画,只是沉浸于表现自己对对象的感觉和认识,他的静物画的题材并不新异,然而却以其特有的真实感而引人入胜。朴素无华,而自有韵味.....他尊重自然,在自然面前,他与之平等相处,相看不厌。”
— END —
相关知识
花木集:戴泽花卉艺术收藏本
徐悲鸿弟子戴泽珍贵画作首度结集《花木集》
【花泽美学艺术培训】花泽美学艺术培训简介
所有的美好,从一束花开始(著名花艺师艾琳·本泽肯首部著作AYearinFlowers简体中文版)
亨廷顿图书馆(艺术收藏馆)植物园
【锦色添花】迪奥经典花卉裙时尚艺术收藏展—感映艺术出品
绍兴花泽美学艺术培训学校
花拾网 | 专访泉州市永春新新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泽新
[醉染正版]正版 莳花集 花卉主题笔记本 呀呀插画集画匣子古风动漫画绘本艺术美术绘画画本学生素描本创意DIY涂鸦日记本记视频介绍
盘根错节说盆景 苏州盆景艺术之一
网址: 花木集:戴泽花卉艺术收藏本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007.html
上一篇: 在百慕大仰望星空——加拿大江苏国 |
下一篇: 潍坊青州花博会盛装亮相 将持续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