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的为害,你知道多少?
2018-06-18
阅读 1530
棉铃虫可在棉花上为害,为害方式是以幼虫钻蛀棉花的蕾、花、铃及取食嫩叶。花蕾被蛀食后,蕾苞叶张开变成黄褐色,2~3 天后即脱落,导致不能授粉结铃。棉铃虫将青铃蛀食出孔洞,最终影响其生长并诱发病害造成僵瓣烂铃,叶片被咬出孔洞或缺刻。每只害虫在幼虫阶段一般取食蕾、花、铃 10 个左右,严重时可达 18 个,这严重影响着棉花的生长和产量。
棉铃虫发生于温度为 25-28℃ 及相对湿度在60% 以上的偏干旱的环境中。15℃ 以下时卵和幼虫会大量死亡,35℃ 以上时卵的死亡率达 44.7%。当秋季低温来临时,末代卵的孵化率和越冬虫口数会降低。北方棉区由于很少积水,有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所以常年发生严重棉铃虫害现象。 而南方棉区发生棉铃虫害现象大多是由于该年份干旱少雨。
种植抗虫棉:使用转 BT 基因抗虫棉可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在棉花中转入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基因,该基因可在抗虫棉细胞内表达,从而达到防治棉铃虫的目的。
诱杀成虫:主要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杨树枝把和性诱剂诱杀成虫。
内容来源于网络,图文编辑:耕野种业,金燕子合租社王得红,请酌情阅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更新于 2018-07-19
相关知识
棉铃虫有什么为害特点?如何防治?
如何防治棉铃虫?棉铃虫生态防治技术
棉花棉铃虫
棉铃虫
什么是棉铃虫?棉铃虫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棉铃虫的防治
种植蔬菜发生了棉铃虫怎么办?如何正确防治棉铃虫?
棉铃虫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棉铃虫图片
网址: 棉铃虫的为害,你知道多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0157.html
| 上一篇: 棉花田里的“虫虫之战” |
下一篇: 翡翠飘雪花棉是什么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