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李清照的一首咏梅佳作,寥寥数字,写尽梅花神韵,书尽身世之愁

李清照的一首咏梅佳作,寥寥数字,写尽梅花神韵,书尽身世之愁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梅花开在冬春之际,它冲寒绽放,最先带给人们春天的消息,令人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称为报春之花。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作《渔家傲》这年,李清照十八岁,物候的变化,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女来讲十分敏感。

因为“此花不与群花比”,所以,在那个花好月圆的良宵,她邀友同赏,置酒相待,围炉夜话,为不辜负寒梅报春,甘愿一醉方休。

赏心乐事谁家院。寒梅傲雪,超尘绝俗,春潮萌动,生机盎然,梅花树下,赏花的少女亦如这冰清玉洁的梅花一般,令人见之忘俗。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时过境迁,同样是寒梅绽放,三年后,再看花开,喜欢还是一样的喜欢,可再也没有彼时的心境。

崇宁三年(1104年),李清照21岁,与赵明诚结婚已三年,受朋党之争牵连,其父李格非被罢官遣返原籍,为救父亲她心力憔悴。

红梅绽放,一年一会,李清照自是不想辜负,可愁绪满怀,自己又无从排遣,总是意难平,《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即作于此时。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宋 李清照《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

简译

红梅花初绽时,花瓣的色泽宛如红色的凝脂,含苞待放,向南的枝条上还有许多未开放的花蕾。

我不知道,它们到底饱含了多少幽香,只是觉得它们在酝酿着,每朵都饱含着无限的情意绵绵。

春日里,窗底下的我忧愁不已,憔悴不堪,因为愁绪难遣,所以心中郁闷,连栏杆都懒得去倚。

虽说眼下风和日丽,可谁又能保证明天早晨不会起风呢?所以,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你就来吧。



赏析

李清照这首咏梅词历来被世人所称颂,此词上片写梅花,尽得梅花之神韵,下片写赏花人,极尽词人之愁绪,二者相得益彰,是不可多得的咏物抒情之佳作。

红酥肯放琼苞碎”,首句写梅花的色泽和含苞待放时的形态,“红酥”喻梅花的花瓣如红色的凝脂般润泽细腻,“琼苞”是花苞的美称,此句意含苞待放。

红酥”指刚刚绽放的梅花,“肯放琼苞碎”则是要开还没有开的花蕾,初开的梅花色泽艳丽,未开的花蕾充满生机,仅用七个字,梅花的特征就一览无余。

探著南枝开遍未”,次句承首句,写梅花开放的情况,东君先暖向南枝,春未到,天犹寒,即便是向南的枝头,也有未开的花蕾,它们还沉沉地睡在梦中。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三、四句写未开梅花的神韵,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蓓蕾鼓鼓胀胀的,是在酝酿芬芳吧,待到盛开时,一定会清香四溢。

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最美的风在路上。有希望,日子才会有盼头,枝头的花蕾精神饱满,给赏花的人以希望和美好,词人兰心蕙质,她同样给予花儿以灵慧。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下片前两句写窗前赏花人的愁肠百结,花开固喜,可是,心中的愁绪却无人能解,“”即说道,“”是词人自指。

据《宋史 李格非传》所载,崇宁元年(1102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元祐党人的身份被罢官遣返,彼时,李清照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刚刚一年整。

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与苏轼亦师亦友,自然也就被划入元祐一党,赵挺之则属于新党一派,礼部侍郎李格非遭贬遣返时,正是监察御史赵挺之最得意之时。

几年里,李清照往返于原籍和京城之间,“何况人间父子情”,她曾写诗请求公公,给自己的父亲一个公正的申诉机会,可赵挺之却为了自保,选择与之划清界限。

炙手可热心可寒”,看清了公公的阴险嘴脸,李清照不再对其抱有希望,可是,彼时父亲的至交好友都和父亲一样,贬的贬,流放的流放,没有人能帮到李清照。

所以,窗下的李清照,眼前只有漫天乌云堆积,心中自是愁绪满怀,哪里还能有少女时的无忧无虑呢?更别提闲倚栏杆、呼朋引伴、浅斟慢酌,低吟浅唱共度时光了。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结尾两句宕开一笔,一反之前的低沉忧郁,起珍惜之心,一年一会,千万别辜负花期,世事无常,花开有时,珍惜当下。

花儿刚开,蓓蕾未绽,明明是来日可期,可词人却偏偏害怕,明朝的风雨会摧毁落花,可见其彼时心中的不安和忐忑之情,但是,未雨绸缪,总比临阵慌乱要好得多。

知己还是要请的,酒也还是要饮的,自然,这梅花也还是要赏的,虽然不再有十八岁时的心情,但是,也是要有珍惜之心,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



后记:

李格非与赵挺之原本不是一路人,可是,阴差阳错,他们却结成了儿女亲家,朝堂昏暗,党争激烈,于两家人来讲,彼时最难的,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两个父亲,隶属两个党派,无论胜负,最难平衡的不是当事人,而是夹在中间的两个年轻人,无论哪一方落难,他们都不好过。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于李清照而言,在这段婚姻里,可谓屡处忧患,饱尝人世艰辛,唯一可以慰藉自己的,就是赵明诚的不离不弃了。

所以,赵明诚故去后多年,鬓发苍苍的李清照再见花开,不由得睹物伤怀,潸然泪下,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空见当年花,不见当年人,情何以堪?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是李清照晚年赏花时的心境,再无青年时的“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的积极心态,更别说闲情逸致。

自是花中第一流。咏物抒情,李清照的词均属上品,多为佳作,就如以上分享的这首《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寥寥数字,写尽梅花之韵,书尽身世之愁……

参考资料

《宋史 李清照传》



注:本文系刘玲子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相关知识

李清照的梅花人生
李清照最爱的花卉,是梅花还是桂花?
李清照梅之见解此花不与群花比
咏花诗词之《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全诗原文鉴赏
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咏梅古诗千千万,唯有这一首能够"压尽千古",被称咏梅绝唱
咏梅:暗许梅的清净,爱它朴素的存在丨周末读诗
搜来的李清照词解2
42首经典梅花诗词,写尽梅花傲雪的风骨
40首梅花诗词,写尽梅花傲雪风骨,美的令人心醉!

网址: 李清照的一首咏梅佳作,寥寥数字,写尽梅花神韵,书尽身世之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08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故人寄我山中信,竹故岁寒梅告春。
下一篇: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