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精选刊文】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精选刊文】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收获后,窖藏管理是关键。入窖后要保持适宜温度,薯块在储藏期间的适宜温度为10~14℃,低于9℃则易受害,高于15℃则呼吸作用旺盛,会使薯块发芽、重量减轻、品质下降。根据薯块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对薯窖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薯块入窖初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因为刚入窖时外界气温高,薯块呼吸强度大,会放出大量的水汽、二氧化碳和热量,致使窖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这就给薯块发芽、感染病害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带病的薯块由于病菌侵染蔓延,造成薯块大量腐烂,俗称“烧窖”。如果温度适宜,薯块只会发芽不会腐烂。在薯块入窖30天内要经常注意窖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加以调剂。入窖5~7天内为了促使伤口愈合,窖温保持在15~18℃,注意不要使窖温上升到20℃以上;入窖5~7天后,窖温不要超过15℃,最好控制在12~14℃,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2.中期。薯块入窖后30天至来年立春前后,以保温防寒为主。这个阶段气温低,薯块呼吸强度弱,放出热量小,是薯块最容易遭受冷害的时期。注意当窖温下降到12~13℃时,就要开始保温。如封闭窖口与通气孔,在薯堆上盖干草或草苫(兼防冷凝水浸湿薯块,以防受湿害);如严冬窖温降低到9~10℃时,视窖温应适当加热增温。

3.后期。立春至出窖前,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变化无常,时有寒流。由于薯块长期储藏,呼吸作用微弱,抵抗力减弱,经不起窖温过大的变化,受不了低温的侵袭。所以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窖口与通气口大小,以保持窖内温度在12~14℃,相对湿度在85%~90%。

摘自《农村百事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精选刊文】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红薯收获后,窖藏管理是关键
窖藏红薯新法
糖化更甜糯!小望海「窖藏红薯」开售
窖藏技术(地瓜、红薯)
红薯怎样窖藏 红薯入窖后如何管理 红薯贮藏和加工方法视频
红薯窖藏“四步曲”
【中国式现代化滦南场景】河北滦南:窖藏红薯销售忙
【乡愁】窖藏

网址: 【精选刊文】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22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红薯窖藏:温湿度精准调控为何至关
下一篇: 红薯储藏怎样长期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