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油茶
1.1.油茶的生理特性 油茶树在连绵迭嶂的群山之中天然孕育、开花、结果。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果实生长期超过400天,是所有油料作物中受大自然孕育的时间最长的。油茶树开花时便是果熟之日,花果并存,同株并茂。
1.1.1根 主根发达,深根性树种,地上有多高,主根就有多深。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和较强的愈合再生力,根怕水浸和水涝。吸收营养根系集中在30-50cm深,施追肥时要深,不能施在10-20cm深的地方,肥料大部分被杂灌草吸收。当土温37度时,根系就会停止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对新造林地表覆土或稻草来降低地温,有利于苗木渡过三伏天。在冬季12月至莅年2月初停止生长,处于休眠期,此时适宜修剪、移栽、种植。
1.1.2梢、叶 油茶一年发四次梢,3月上旬春梢开始萌发,5月中上旬结束,是主要的结果枝和嫁接穗条。叶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和营养状况的表达器官,养分跟不上,又没疏花、果,那叶量就会减少、变小、变黄,第二年必然出现小年,大小年也是树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
1.1.3芽 叶芽:开放后形成枝叶的牙,其形状一般廋长,颜色为绿色。花芽:发育成花和花序的芽,其形状一般粗壮,颜色显粉红色。
1.1.4花 11月为盛花期,两性虫媒花,异花授粉。一般自然座果率在30%左右。授粉昆虫主要是油茶地蜂(土蜂),土蜂作巢在地里。
1.1.5果 “七长球、八干油”,7月份球果的增长率约占总增长量的30%。8月脂肪含量增加约为40%。7月至8月茶果生长与温度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当平均温度达到30°C时,果实生长最快。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降雨丰富均匀,可促进果实生长。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的标志是10%的果自然开裂。
2.科学造林
2.1造林
2.1.1选山 坡向朝南、土层深厚、含石量少、土层60cm以上,酸性土壤(黄、红壤),石砾不超过20%,坡度小于25度、光照充足 排水好,最好附近有油茶林,周边生态环境好,远离矿山和有废水、废气工厂的山岭。
2.1.2选种 主推品种有长林系列,湘林系列,赣无系列,岑软系列等,长林系列品种适用种植范围最广。
2.1.3、选苗 裸根苗(两年生)一级苗 苗高40cm 以上 地径0.4cm 苗高超过50cm的可以打顶。二级苗 苗高30cm以上 地径0.3cm主根发达,侧根丰富;裸根苗长得快,起苗时最好用松耙挖,带点自然土,不要用手拔,会损失大量毛细根,毛细根尽量带点自然土,最好自己到苗圃买苗,要求老板用松耙挖苗,以50株一把,起苗后及时上山种植。容器苗(两年生) 苗高25cm以上,地径0.3cm 以上,种植天气要求宽松一些,可栽到六月,但因根系团在容器里,舒展不开,影响生长,建议种植时拨下容器袋。容器苗(三年生)苗高50cm以上,地径0.8cm 以上。推广种植,可提前挂果。
2.1.4整地、挖穴 至少提早1个月整好地。7、8月最好,能晒死草根。凡坡度不大,宜间作的采用全垦撩壕或小平台(1平方)整地,挖穴,放底肥后覆土。全部挖机操作,减少人工。坡度较大的山地采用等高线带状整地,坡小带宽,坡大带窄,沿山作带,带上打穴。首先要规划好机耕道,坡度不大时,可以不全垦。提倡大穴大肥,穴规格60*60*60cm, 株行距3*3m, 每亩74株,小山竹、蕨类、丝茅山一定要除根,能清多少就多少。杉木林、冬茅地要挖出蔸。注意事项:1、整地前一定要拍好照,预防森林图斑,2、不能破坏耕作层,要将杂灌的根清除,3、成片大面积的要留点绿地,4、可以将杂草杂灌根系深埋于80cm以上的土层底下,让它无法发芽。
2.1.5栽植 应选择在新芽未萌动前,一般以冬末春初为宜,最好在春节前栽植。裸根苗要选择栽植后下雨的天气,雨水的沉降作用,能促成根系与土壤的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种植时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要舒展,不能团在一堆。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土密接,适当深栽嫁接口要埋下3-5cm,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cm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积水。用拇指和食指两指拔不起为栽紧了的标准,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
3.2科学管理
3.3、油茶施肥技术
3.3.1施底肥 施了底肥,一劳永逸,前三年可以少施追肥,并且肥料基本上没流失,有利于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因为树根的趋肥性,使根系扎得更深,提高抗旱能力,提高成活率。肥料要和土拌匀,牛、羊、鸡粪一定要发酵沤熟。每穴施肥(10斤-30斤)+复合肥(1斤-5斤)。混合后在造林前一个月前施,再覆表土等待天气抢种,最好挖穴施肥覆表土全部用挖机同时一次性操作,降低劳动成本。
3.3.2施追肥 油茶抱子怀胎,连续开花结果,养份消耗大,追肥是增强树势,维持丰产能力的必要措施之一,每年采摘后及时施肥,为保证次年春季春梢的养分需求,减少大小年影响。方法是:树冠阴影外沿挖宽20~30 cm, 深25~30 cm的环状施肥沟, 把 肥料均匀撒在沟内, 并用土盖好填平。
3.4、油茶修剪技术
通过修剪,可以培养优良树体;增大树体的表面积,增加阳光照射量,促进稳产高产;控制了树的高度,方便采摘,提高功效,降低成本;调节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可减少大小年影响;保证树体内通风透光,实现树冠上下内外立体结果。同时也增强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栽植后2-3年开始修剪,首次修剪树干高度要达到80-100公分;侧枝已形成,且有一定的数量和层次。修剪时在主枝上距主干20公分左右选留一强枝培养成第一副主枝,从第一副主枝开始每隔10公分左右,选留第二、第三副主枝,副主枝方向相互错开,然后将主枝顶端截去,主枝、副主枝上自基部注意选留侧枝。修剪原则:保留的第一主枝离地面20公分左右,不能太高或太低;留取准备培养的主枝3-5个;枝(着生点)间距离5-10公分,不能小于5公分;截干的位置60公分左右为最好,不要低于50公分。修剪要灵活掌握,因树而宜,不死扣尺寸,不机械教条,做到因树修剪,随枝作形。
3.5、林地套种 林地间作,以耕代抚, 既节省了垦复的人力, 又能增加收入, 同时还可加速土壤的熟化, 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 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利于油茶抽梢、孕蕾、保花保果, 增加油茶产量和经济收益。套种植物主要有花生、黄豆、绿豆、马铃薯、油菜、黄精、艾草等 。间作作物的种类和方法均以不与油茶争光、争水、争肥为原则, 以促进土壤熟化,油茶增产为目的。
3.6、油茶病虫害防治
3.6.1病害:炭疽病、软腐病和油茶烟煤病等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的4-7月,发生在密度大不通风的林子。主要防治药有波尔多液、多菌灵、加基托布津等。
3.6.2、虫害:茶梢蛾、蛀茎虫与蓝翅天牛等主要防治办法:修剪并消毁虫害枝、使用杀虫双农药、灯光诱杀。
3.7.采摘、晾晒和收藏 采摘过早含油率低,损失大,油的质量也差。油茶果实有后熟作用,收摘回来后,堆沤5~6天,及时翻晒,促进茶果后熟和果壳开裂。茶果经过堆沤,可以提高含油率。茶籽晒后,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说明茶籽基本晒干,便可收藏室内,以待备榨油。榨油用茶籽收藏前一定要晒干,不能湿藏。干籽不仅可减少霉变,而且可提高含油率。此外,油茶籽暴晒后,含油量明显提高,粗脂肪也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孙 勇 《油茶树整形修剪实用技术》2015年1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1、姚小华 《油茶:木本油料之王》
2、国家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国家油茶科学中心 《茶油营养与健康》2010年9月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杭州市体育场路347号
...
相关知识
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高产种植技术
高产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油茶怎么种?油茶高产种植技术及种植价值
高产油茶种植技术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
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南方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油茶种植:油茶高产种植技术,以及嫁接繁殖要领
网址: 油茶实用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3542.html
| 上一篇: 油茶产业的“健康密码”:病害防治 |
下一篇: 油茶病虫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