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Jì Huā
【别名】纸末花,鸡寄(《植物名实图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间草药》),土墙花(《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花。夏季采收。
【原形态】
檵花,又名:檵木、山漆柴、铁树子、闪目木、刀烟木、锯木条、杨甬树、桎木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4米。树皮深灰色;嫩枝、新叶、花序、花萼背面和果,均有淡棕黄色星状短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头,基部钝,不对称,全缘,革质;叶柄长2~9毫米。花6~8朵簇生枝端;无柄;花萼短,4裂;花瓣4,淡黄白色,条形;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裂瓣内卷,药隔伸出成刺状;雌蕊倒卵形,子房半下位,2室,柱头2,有毛状突起物。蒴果球形,径约7毫米,褐色,室背开裂;种子椭圆形白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矮林间。分布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化学成份】花含槲皮素0.156%和异槲皮甙0.321%。
【性味】《闽东本草》:性平,味微甘涩。 更多:https://www.bmcx.com/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脾、胃、大肠四经。
【功能主治】
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咳嗽,咯血,遗精,烦渴,鼻衄,血痢,泄泻,妇女血崩。
①《江西民间草药》:治鼻衄。
②《闽东本草》: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燥嗽,咳血,烦渴,血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饯。
【附方】
①治鼻衄:檵花四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痢疾:檵花三钱,骨碎补三钱,荆芥一钱五分,青木香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血崩:檵花四钱炖猪肉,一日分数次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遗精:檵木花四钱,猪瘦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摘录】《*辞典》
相关知识
檵花的介绍
檵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檵花根的副作用
檵花
檵花的功效与作用,檵花的副作用
檵花根,檵花根的功效与作用
檵花根
檵的意思
【檵花】的功效与作用
檵木
檵花根功能主治
网址: 檵花的介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4419.html
| 上一篇: 中医话中药之“木槿” | 下一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方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