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药'子'说

中药'子'说

枳(zhǐ)椇(jǔ),字看起来挺生僻,那就先来说说名字。

那些名字能说的事儿

俗称“拐枣”。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 dulcis Thunb)的干燥成熟带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始载于《新修本草》。鼠李科植物,与枣属同科,其叶与枣叶相似。故又因其扭结状而俗称拐枣。

别称“万字果”、“鸡距子”。上文中的扭结,嗯,很概述,其实打眼一看,似“万”字,对吧,所以又叫万字果;同样的,换个想象的角度看,就又可以叫做鸡距子。

就小编而言,熟悉的名字是拐枣。读小学初中时,回家的最后一段路,最后一个转角,一棵十米左右的乔木赫然于目,当然只有每年8月到10月这棵树才能聚焦小巷里孩子们的注意力,枝头结着的可是能媲美糖果的果子啊,那时只觉得很甜,小孩子对甜痴迷地向往,未细尝味就急急将甜咽下了肚,如今,倒是能回忆出那带着植物活力的鲜甜确是胜于糖果味一的甜的。

树毕竟是有那般高,小孩儿的甜味大餐都是借大人的光。拐枣是打下来的,大人们仰着脖子,手持竹竿,一串接一串,发力不断;拐枣一串接一串,掉落不停;小孩儿们都蹲地上,埋着头,小碎步不歇,一串接一串,拾进衣兜、帽子。小孩儿满载而走后,大人便将散落的拐枣收好,洗净,一些留待食用,一些则放入泡酒罐,加酒泡上。据说这拐枣酒能治风湿。南方的家家户户里,总有各种治风湿的偏方。

枳椇与酒

小编说拐枣,是枳椇的果柄部位,宜食用宜泡酒。而枳椇与酒有不解之缘,枳椇子(成熟种子或带花序轴的果实)是功效优良的解酒专药。

枳椇子解酒功效古来有之,始见于《新修本草》。枳椇木材坚硬,纹理致密,色泽美观和经久耐用,为建筑和制细木工用具的良好用材;而枳椇木枝亦是有解酒功效。这样的组合就碰撞出了有趣的事

《新修本草》载:“味甘,平,无毒。……以木为屋,屋中酒则味薄。”

《食疗本草》中言“枳椇,能败酒味……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

《医方考》载“枳枸子(俗呼鸡距子),门外植枳枸木者,门内造酒,必不熟,屋内有此木作柱亦然。”

《本草备要》载“屋外有枳椇树,屋内酿酒多不佳。”

《本草便读》载“倘屋外植此木,屋内酿酒均致败坏,物性相制如此。”

以后历代本草方书多以此为解酒之专药记载,流传至今。

欲说解酒,先道酒醉。

酒醉(drunkenness),又称为急性酒精中毒,是指一次过量饮酒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失节制、行为失常、多言或言语迟钝、运动及步态失调、激动、好斗、嗜睡等异常表现,严重者陷入木僵及昏迷,或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醉酒需谨慎啊)

酒精中毒产生的主要机制是:过量乙醇超过了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乙醇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或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机体各系统组织产生毒害作用。

乙醇在人类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多系统参与的过程。摄入的乙醇90%在肝脏代谢降解,2%~10%经尿液和呼吸清除。

枳椇子可清热利尿、解酒毒,主治酒病、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椇子水提液可有效缩短小鼠醉酒时间,并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液中乙醇含量。

从成分分析来看:枳椇子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苹果酸钙,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乙醇的分解和排出,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并能消除乙醇在体内产生的自由基,阻止过氧化酯质的形成,从而减轻乙醇对肝组织的损伤,避免酒精中毒导致各种代谢异常,诱发各种疾病。

虽有如此解酒良药,但酒精中毒有风险,醉酒还是需谨慎啊。

“子”曰系列:

中药'子'说 | 栀子于醉

中药'子'说 | 假果金樱子

中药'子'说 | 构树楮实子

中药'子'说 | 蛇床子

中药'子'说 | 地肤子

中药'子'说 | 决明子

中药'子'说 | 覆盆子

中药'子'说 | 吐丝菟丝子

中药'子'说 | 花繁女贞并子累

编辑:木角丨 校对:萱草

此文章为微信公众号:金石草木(jinshicaomu)原创,特此声明!

相关知识

中药'子'说
无患子(中药)
阿子中药
#大锤说中药# 今日...
中药无患子是什么药?
认识中药植物——无患子.docx
茶叶柯子,中药界的瑰宝
药师说中药——射干
枳椇子:又一个中药传奇?
中药说||诗中的药,中药的诗

网址: 中药'子'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44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药材枳椇子
下一篇: [枳椇子批发]枳椇子 拐枣子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