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分类昆虫分类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某些经济昆虫学中复杂问题的钥匙,动植物检疫程序的基础,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的分类阶元昆虫分类与其它动、植物分类一样,分为一系列阶元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基本等级。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则是代表在形态、生理和生物学等方面相近的若干种的集合单位。如: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纳为属,亲缘关系相近的属归纳为科,以此类推。形态特征有外部特征、外生殖器、内部形态及外部和体内器官的超微结构特征。幼期特征包括胚胎期、卵期、幼虫期、蛹期的各个特征。行为特征是昆虫生命活动所表现出各种行为性状,现可在分类中使用的有鸣声、气味及交配和趋性行为等。生态特征是昆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状,包括生态位、食性与取食方式及寄生物等。地理分布特征由于每种昆虫都有其他地理分布范围,因而可依据形态差异、生殖隔离、分布的同域或异域性鉴别出居群、亚种及种。细胞学特征现涉及到的包括体内器官的细胞结构、染色体组配及特征、生殖细胞特征等。生物化学特征包括各类化学物质、蛋白类物质、核酸等。遗传特征昆虫纲包括29个目,我们重点学习十个目昆虫纲的分类特征直翅目(1)体中-大型,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单眼2-3个。前翅复翅,后翅膜质。产卵器发达,具尾须一对,雄性具发音器。渐变态,若虫一般4—6龄,多植食性,少部分肉食性。中华稻蝗半翅目(2)体小至中型,扁平触角丝状,多4-5节,单眼2个或无口器刺吸式,从头前端伸出有发达的小盾片,前胸背板阔大同翅目(3)体小-大型,触角刚毛状或丝状。口器刺吸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前翅质地均一,均为膜质或革质,休止时呈屋脊状。渐变态。世界已知450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已知3000多种。蟪蛄蚜科体小,柔软触角:多6节,末节分基部和鞭部,3-6节基部常有次生感觉孔,末节基部顶端和末前节顶端各有一圆形原生感觉孔蚜科蚧总科雌雄异型雌成虫:无翅,圆形、长形、或球形,常被有蜡粉、蜡丝、蜡片或蜡质的介壳,多营固定生活吹绵蚧朝鲜球坚蚧草履蚧草履蚧雄成虫:具翅1对触角丝状或刚毛状,具单眼,口器退化,不取食,足跗节1节,具一椎状交尾器,寿命短,1-2天。渐变态鞘翅目(4)最大的一个目,统称“甲虫”。有35万种之多,占昆虫总数的40%,我国记载7000种。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叠在前翅下咀式口器,发达。复眼发达一般无单眼,触角形状多样足跗节4节或5节,用跗式表示5-5-5,5-5-4腹部可见10节,具伪产卵器。完全变态,少数复变态(芫菁)。幼虫咀式口器,无腹足,离蛹。肉食亚目触角丝状前胸背侧沟明显腹部第一腹板不完整,被后足基节窝分开,足跗节5节幼虫炳型,肉食性,如步甲、虎甲鳞翅目(5)昆虫纲第二大目。有约20万种,其中蝶2万种。我国记载8000种左右,其中蝶1300种。翅两对,膜质,鳞翅,翅脉多变化。翅上具线纹和斑纹,具连锁结构。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退化触角多节细长,丝状、羽状、锯齿状、球杆状口器虹吸式,有些口器退化。完全变态,被蛹。成虫一般不危害,幼虫危害多植食性,分蛾、蝶两大类。膜翅目(6)包括蜂、蚁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3个大目、最高等的类群。具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具翅痣,后翅小,连锁结构为翅钩型触角丝状或膝状,复眼大,单眼三个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部分种类有腹柄,第一腹节并入后胸,称为并胸腹节,第二节缩为细腰雌虫有发达的产卵器,锯状、管状、针状或不外露。幼虫有头或无头,无足或有足。蛹为裸蛹。植食性或寄生性,也有肉食性的姬蜂科双翅目(7)蚊、蝇、虻、蚋、蠓,第四大目体小至中型,头部呈圆球形复眼大,单眼3个,排列在头顶呈三角形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仅具前翅,翅脉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虻科一只寄蝇,正准备从寄主刺蛾蛹中爬出等翅目(8)此目通称“白蚁”.
体小至中型,头小或大,极度骨化,咀嚼式口器;触角念珠状,多节。有翅的个体前后翅的形状、大小约略相等,分飞后翅脱落。约有1800余种,分布热带和温带。社会性,生活于隐藏的巢居中。由有翅和无翅的生殖个体(母蚁和雄蚁)与多数无翅的非生殖个体(工蚁和兵蚁)组成。雌雄交配,选择栖居场所;母蚁腹部后期膨大,专司生殖。常建成巨大蚁巢(称白蚁塚)。脉翅目(9)小至大型昆虫,细长柔弱。咀嚼式口器。前、后翅均为膜质,翅脉网状,大小、形状略相等,停息时置于背上呈屋脊状。无尾须。完全变态。幼虫肉食性,陆生种类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等害虫,为著名的益虫。约有4000种。常见的有草蛉、蚁蛉、粉蛉(Coniopteryxsp.)和蝶角蛉等。螨类(10)1、体分节不明显,无明显头、胸、腹之分2、无翅、无眼或只有1-2对单眼3、有足4对(少数有足2对如:叶瘿螨科),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趾节7节组成4、在变态上一般经过卵、幼螨、若螨、成螨4个时期螨类与昆虫的区别:隶属于蛛形纲蜱螨目螨类(10)圆形或卵圆形,少数蠕虫形,分节不明显,大体分作颚体和躯体两部分颚体上生螯肢和须肢,其上着生口器和一些感觉器官。螯肢为取食器官,钳状或针状,须肢上有趋触毛,有感觉作用,辅助寻找、把握和捕捉食物躯体可划分为生有4对足的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躯体大多呈囊状,其背面、腹面、生殖孔、肛门等处的刚毛、突起或刻点常作为分类的依据。常见危害的有叶螨科的种类形态特征昆虫的命名在形态、生理、生态、生物学及地理分布方面相同,并在自然条件下能自由交配,产生具有繁殖力后代的一群个体,称为物种。物种的概念(1)进化的单位(2)占有一定的分布区(3)以种群形式存在的繁殖群体(4)物种间生殖隔离物种的特征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规定科学中动物命名只能使用一种语言——拉丁语。按照动物命名法规给动物命名的拉丁语名称就是学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昆虫的科学名称采用林奈的二名法命名。昆虫的学名由属名及种名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第一个字母小写,种名之后为命名人的姓,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家蚕。双名法178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主要根据昆虫翅的有无和质地将昆虫分为7目:膜、脉、鳞、鞘、双、有吻目、无翅目。1885年,无翅、有翅两个亚纲,17个目。
相关知识
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
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课件.ppt
昆虫的基本知识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常见昆虫的分类》
昆虫记中的昆虫分类整理
花卉装饰的基本知识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课件
兰花的基本知识.doc
花卉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ppt
网址: 昆虫的基本知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487.html
上一篇: 中图分类法第十五基本大类生物科学 |
下一篇: 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