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蜂类—地蜂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蜜蜂总科
花蜂类
地蜂科
地蜂科(学名:Andrenidae),膜翅目、蜜蜂总科下的一科。
1.黑地蜂
黑地蜂(学名:Andrena carbonaria),地蜂科地蜂属的一种蜜蜂。
(1)形态特征
唇基点刻粗大,中央较稀,具一光滑中;颜面点刻细密;中胸背板及小盾片点刻粗大,中央稀,四周密;间节中央小区粗皱摺,间节两侧及中胸侧板点刻密集而粗大;腹部背板各节点刻小而分散;2一4节背板后缘点刻更细小。
体长:♀15一16毫米;♂10一11毫米。
♀中型,黑色。头宽于长;上唇枕突不大,中央稍凹陷;触角第2鞭节稍长于3+4;腹部2一4节背板具横压。翅基片黑褐,翅褐色遥明,闪紫光,脉及痣褐色。体被黑毛;颜面及间节两侧密而长;中胸背板、侧板、小盾片及后盾片被稀而短的毛;各基节、转节及股节被较长的黑褐色毛;前足及中足的胫节及跗节被黑揭色短毛,跗节内侧毛金黄色;后足胫节外侧被白色长毛,仅基部黑色,内侧黑揭色毛;臀撒黑褐至黑色。
♂似♀,区别为:①头部颇面、胸侧及间节被密而长的黑色毛;中胸背板、小盾片及后盾片被灰色毛。②足褐色,被灰褐色毛。③腹部背板被稀的黑色短毛。
(2)分布
国内: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甘肃、青海。
国外:北欧;伊朗;苏联西伯利亚。
2.细地蜂
细地蜂(学名:Andrena soeculella),膜翅目地蜂科地蜂属的一种蜜蜂。
(1)雌性
头宽于长;唇基前缘凹陷;上唇枕突宽;上颚基部有疣状突起。唇基点刻分散,中央光滑,边缘(除前缘)较细密;额不光滑,被细密点刻;中胸背板及小盾片点刻较细密;间节中央小区被极细密点刻,两侧较稀;腹部各节背板革状。
上颚红褐色,尤以疣状突起为甚;触角鞭节下表面褐色;翅基片及足褐色;翅浅黄透明,翅脉褐色;翅痣黄色;腹部1一4节后缘、头、胸及间节两侧被灰黄色毛;足被灰白色毛;腹部2一4节后缘为细白毛带;臀撒褐色;各胫节及第1节外侧被褐色毛。
(2)雄性
体长6一7毫米。
雄性似雌性,区别为:①颊显著宽,其最宽处为复眼宽的2倍。②触角长达后盾片。(3)中胸背板被稀而长的灰白色毛。
3.小地蜂
小地蜂(学名:Andrena parvula),地花蜂科地花蜂属的一种昆虫。
(1)形态特征
体长6—7毫米。小型,黑色。头宽于长;上唇的枕突宽而平;颅顶后绿中央稍凹陷;腹部扁平。唇基点刻细密,间有大而稀的点刻;。颜面、额及颅顶被纵的点刻细皱褶;中胸背板点刻大而稀,后导较密;小盾片点刻极少;后盾片点刻细密;间节中央小区网状细皱褶,两侧为细点刻;腹部各节背板被极细微点刻;各节后绿平滑。
①雌性
翅基片及翅脉揭色;翅浅褐透明;各足顶端褐色。体毛极少;颜面、颅顶、胸部背板前绿、间节两侧及足均被白毛;腹部2一3节背板后绿两侧有不明显的白毛斑;臀撒黄色;后足第1跗节内侧毛黄色。
②雄性
体长5-6毫米。
雄性似雌性,区别为:(1)触角较长;(2)腹部圆。
(2)分布
东北、河北、湖北。
4.蒙古拟地蜂
蒙古拟地蜂(学名:Melitturga mongolica),地蜂科拟地蜂属的一种蜜蜂。
(1)形态特征
♀12一14毫米;♂12—14毫米。
♀中型,黑色。触角短,棒状;头宽于长,稍窄于胸宽;颅顶后绿稍凹陷;颊的最宽处窄于复眼。头部以唇基点刻较粗;眼侧区细而密;中胸背板前及后绿点刻密,中部分散,不均匀;小盾片四缘点刻密,中部少而光滑;腹部1一4节背板前绿2/3处点刻细密(较胸部更密),后绿1/3处革状,不闪光;第5节背板点刻粗大;第6节背板革状。体毛少;腹部几裸露。颜面、颅顶、颊、胸部背板被灰黄色毛;腹部1—4节背板两侧、第5节背板后绿及各腹板后绿被白色短毛;第6节背板两侧及腹板被金黄色毛。各胫节及第1纷节被浅黄色毛。
♂不似♀,区别为:①唇基、上唇、触角柄节前侧及鞭节末端外侧均黄色。②复眼大,在颅顶上几乎相连。③触角鞭节末端显著膨大,呈棒状。④体密被灰黄至黄揭色毛,尤以胸部背板及侧板为密;腹部各节背板均被黄色毛,尤以第l一2节为甚。
近似于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亚细亚及西伯利亚西部的棒角拟地蜂,但区别在于:①♀唇基黑色,非黄色。②胸部背板毛褐色,非灰白色。
(2)分布
黑龙江、内蒙古、河七、山西。
5.黄胸地蜂
黄胸地蜂(学名:Andrena thoracica),膜翅目地蜂科地蜂属的一种蜜蜂。
体长:雌性13一 15毫米,雄性11一13毫米。雌性中型,黑色,胸部被灰黄至黄褐色毛。头宽于长;上颚二钝齿;颊的最宽处几等于复眼宽;腹部宽。
唇基点刻大而密,点间距不超过点直径的1/2额点刻细密;额脊两侧斜纹状;颅顶中央点刻密,两侧及颊上的均稀;中胸背板中央点刻粗而密;间节中央小区小皱褶状;腹部1一4节背板前缘点刻小而密,中央较稀,后缘极细小;第5节被板点刻稀而大,上着生毛。触角鞭节灰褐色;翅基片黑褐色;翅褐色透明,闲紫光,尤以各翅室周围较深,翅脉黑褐色。唇基前绿、头部颇面、足、腹部各节背板及腹板均被黑毛,l一4节背板毛少而短,5一6节较长;臀撒黑色;胸部密被灰黄至红黄色毛;间节两侧黑褐色毛。
雄性似雌性,区别为:①头部密被黑毛,胸部及腹部毛较长。②翅浅褐透明。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动物界全系列】花蜂类—地蜂科
中国新记录种黑毛地蜂记述(膜翅目:地花蜂科:毛地蜂亚科)(英文)
【动物界全系列】细腰亚目—针尾下目
花翅跳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蚜小蜂科的分类研究 Ⅰ.短索蚜小蜂属1新种及松突圆蚧异角蚜小蜂的记述(膜翅目Hymenop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
中国蚜小蜂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蚜小蜂科)
中国黄蚜小蜂属(Aphytis)分类研究(膜翅目:蚜小蜂科)
香蜂花
【动物界全系列】臭虫下目—花蝽科
鲜 花 酒 * 蜂 花 酒
网址: 【动物界全系列】花蜂类—地蜂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550.html
上一篇: 夏天,这“3种花”进入休眠期,别 |
下一篇: 生物学:昆虫学必看题库知识点(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