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广西是植物王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云南、西藏,已发现和命名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计297科1820属8562种,真正应用到生产实践的树种非常之多,比如松树、杉木、任豆、香樟、苦楝、香椿、枧木等,而且广西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有着极好的宽容性,可以适合很多树种生长,有来自北方的,也有来自国外的……
这样的宝藏之地,在用材林生产上理应“百树齐种”,而不应该“一树独秀”。统计数据显示,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树种,分别是松树2806万亩、杉木2831万亩、桉树4550万亩。显然,外来的桉树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本地树种,成为了广西树种的“南波万”(NO.1)。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问:桉树争议大、是非多,广西不是物种丰富吗?那为什么不去寻找能够替代桉树的树种呢?难道真的就那么难找吗?
未雨绸缪早当先。
选择优良的林木品种,是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寻找和试种替代桉树的树种,广西早已在20年前就启动了。
在成功引进桉树之后,广西就积极组织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开展更多速生丰产优质林木相关研究,先后试验的用材林树种还有相思、泡桐、火力楠、红锥、灰木莲、柚木、竹柳、台湾桤木、秃杉等,也初步选出香樟、黑木相思等替代树种。
虽然筛选出了替代树种,也进行了小面积试验性种植,但只是初步而已,但相关技术仍有待成熟,离真正大规模推广种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其实,广西林业不缺新品种。
许多国有、民营单位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和力量研发新品种,也经常会看到成果信息发布,号称发现了某个新品种、解决了某个重大问题。宣传资料十分高大上,团队精英,实力雄厚,再加上大肆宣传,新品种一诞生就成了热点,非常吸引眼球。
这些新品种肯定都有优点,如果你想投身林业种植,一看这些技术特点,投资少、成林快、效益高,谁都会心动。但是,如果当真把它们用在实际生产当中,才发现根本没有颠覆性的技术,各种问题就会慢慢暴露出来。
比如,XX1号。
宣传资料介绍,这种树种生长适应性强,它不仅可以在疏松、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也可以在贫瘠、干旱的山坡地等环境中生长,生长速度也很快,1年树生木高达6-8米、胸径达7-12厘米。出材量呢,5至6年左右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18米左右,且正材比例高,胸径达30-40厘米,每亩可出材25立方以上。木材价格更是宣称高达1200元/立方米,收益每亩高达30000元,把桉树甩开三条街之外,妥妥的暴利呀。
“天上不会掉馅饼”。事实上,广西区直博白林场于2017-2018年示范种植约300亩,保存株数97株/亩,2022年3月(4年生)结合伐区调查,测定林分平均高11.5米,平均胸径11.7厘米,蓄积量7.2立方米/亩,出材量3.1立方米/亩,少部分木材被砖瓦窑业主收购用作柴火,售价250元/吨,大部分木材无销路,被迫遗弃山上。
林业种植投资大、周期长,如果头脑发热,冲动种植了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新品种,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再想要更换品种,既劳民又伤财,上车容易下车难。
很多人对这些优良树种的选育知之甚少,其过程之难也非外界所能想象,比如树木生长并不像农作物那样一年收获一季到几季,即便再速生快长,最快也得五、六年才初见成效,而且还要历经三代以上培育,才有可能见到成果。只是有可能,未必能修成正果。
这个时间周期,至少也需要20年。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30多年历史,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如果没有科研人员付出的大量心血,就没有今天的桉树。
因此,寻找替代桉树的树种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目前尚无更好、更快、效益更高的替代树种情况下,桉树仍将是广西的主要人工林树种。
只是,我们希望这个时间会短一些,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
相关知识
替代桉树的树种,为何如此“难产”
馅饼还是陷阱?桉树替代树种的“致富神话”
造林中乡土树种与桉树替代问题的探讨.pdf
桉树为何被称为“亡国树”,桉树有何危害? 如何抑制桉树生长?
揭开桉树之谜,为何被称为亡国树?
桉树危害“妖魔化”?部分地区已禁种,为何广西还大量种植
桉树被称为亡国树、断子绝孙树,为何广西还遍地种植桉树?
速生树种杨树、桉树日渐凸显隐患,植树造林种什么好?
我国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桉树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
桉树是什么植物,是常见的经济树种
网址: 替代桉树的树种,为何如此“难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399.html
| 上一篇: 造林中乡土树种与桉树替代问题的探 |
下一篇: “消失”的乡土树种之楝树,为何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