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桉树,最早于1890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有132年了。
作为一种外来树种,前期只是作为观赏性园林绿化树种,散落于公园绿地、道路两旁、村头村尾……一直默默无闻,鲜有人去关注它,木材不好用,烧柴还嫌它有难闻气味……

而最近的20年间,随着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桉树突然被聚光灯照射,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桉树争论不断,各种观点论断针锋相对,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谁也无法说服谁。而关于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绿色沙漠”和“桉树有毒”等说法盛行,甚至称它为“断子绝孙树”,不断将桉树“妖魔化”,扬言要全面“禁止种植桉树”!

尽管很多人一万个不喜欢桉树,但他的心里也非常清楚广西桉树难以被替代的地方,不仅仅是桉树的种植面积、蓄积数据,还是桉树的木材产量、产业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桉树完整的产业链,还有木材加工和制浆造纸千亿产业,还有其背后养活的无数人。

既然“禁不了”,那么就找个树种替换它吧。
事实上,寻找和试种替代桉树的树种早已在全国展开,比如广西,早在推广种植桉树的同时,也在推广种植相思等树种,也初步选出绿桐、香樟等替代树种。虽然筛选出了替代树种,也进行了小面积试验性种植,但只是初步而已,离真正大规模推广种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路有多长、时间要多久,无人可以回答。

因此,非常明确的一个观点:今后一段时期,桉树作为广西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会改变,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支柱产业的事实也不会改变,特别是在目前尚无更好、更快、效益更高的速生树种代替桉树的情况下。

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广西桉树的风口已经过去,更大规模种植已经不可能,全面禁桉也不现实,短时间内也找不到可替代的树种。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就是广西唯一的出路!

广西的桉树调整也非常务实。
首先,广西把桉树面积总量控制在3000万亩以内,通过科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用较少的林地承担木材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同时通过改种、混种、间种方式种植格木、降香黄檀、米老排、红锥、擎天树等,减少桉树纯林面积;
第二,通过调查规划,划定桉树栽种范围,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林区、水源林区等公益林区营造桉树人工商品林,不在过陡山地经营短轮伐期桉树,适当保留原有植被;

第三,对于在饮用水源林区、交通干线两侧一面坡、自然保护区等生态重要区域原已种植的桉树,采取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或允许砍伐后改造乡土树种等方式,逐步改造成为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混交林,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等功能;
第四,科学经营,减轻强度,严禁火烧炼山和全垦整地、保留原生植被、营造混交造林带,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五,摈弃急功近利思想,适当延长轮伐期,鼓励以培育中大径木材为主,把桉树轮伐期适当延长到8年-10年。

桉树种植调整是必然,但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或许很曲折,也会很痛苦,时间可能也很长,但调整不是负担,而是为了桉树能够发展得更好,也为了广西生态“金不换”,更是为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只是这个过程,希望能够时间短一些,再短一些。
相关知识
野蛮发展已到头,遍地桉树的广西,调整才是唯一的出路
桉树被称为亡国树、断子绝孙树,为何广西还遍地种植桉树?
桉树有毒?被称为亡国树、断子绝孙树,为何广西还遍地种植桉树?
了不起的广西桉树,真的“换”不起吗?
广西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称为断子绝孙树的桉树,广西种植最多,当地人边骂边种?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广西桉树的是是非非
广西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网址: 野蛮发展已到头,遍地桉树的广西,调整才是唯一的出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416.html
| 上一篇: 认识植物——桉树 | 下一篇: 称为断子绝孙树的桉树,广西种植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