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党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职工富路”的工作定位,深化“党建+产业发展”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党的建设与产业建设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保护为先——花开不并百花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图强林业局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保护生态为先导,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宜游则游、宜林则林、规模适度、效益明显、生态安全”的原则,与香港碳排放量交易所合作正式启动《碳汇造林项目》,面积为74499公顷,项目计入期20年,计入期内减排量预估8,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年平均减排量为4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线下交易价格30元每吨,项目收入达2.4亿元。修订完善了《图强林业局2022年林下资源管理办法》,划定采集区域及保护区域,规范办证制度,加强联合执法,防止破坏性采摘及掠青行为发生,使林下资源得到科学有序利用,让林下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职工鼓起“钱袋子”林场有个“好收成”。2021年办理采集证收入突破50万元,参与采摘的职工群众达2000人,产值1600万元,人均增收约8000元。

发挥区位优势——墙内开花墙外香
地处金鸡之冠,中国最北点,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图强林业局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压倒性”的优势。林业局党委利用“龙江第一湾、中国最北点”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投资2900余万元,重点打造龙江第一湾景区5个基础设施项目,推广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旅游收入300余万元。龙江第一湾景区通过了晋升4A级景区的审核,叫响了“中国最北旅游”品牌。依托自然禀赋与产业发展要素,利用“中国最北”品牌,打造“中国最北松杉灵芝之乡”,采取“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和“大户带小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政策宣传、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鼓励职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目前全局有46户松杉灵芝种植户,年种植160余万袋,参与职工群众170人,总产量16万斤,实现产值1700万元,年人均增收5.1万元。二十八站林场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徽闪耀最北点”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义务献工60余天,打造了“找北大本营”旅游服务区;潮河林场党支部打造潮河人家服务区,成立印刷社,党员干部带头从事广告设计、发展民宿旅游和山产品采集销售,职工年人均增收1.4万元;奋斗林场党支部充分发挥支委成员的带动作用,引领30余名计件工人从事观赏性花卉种植产业,种植花卉25万株,人均增收近5000元。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园里说丰年
创新,是企业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促进图强林业局在特色产业领域竞争中率先发力冲刺的强劲动力。林业局党委紧紧围绕集团“两地两带四园”产业布局,大力开展寒地生物产业和寒地测试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下经济科学技术人员队伍,面向林下经济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与技术支撑。2022年开展职工培训6批次,预计培训300余人,全方位提高从事林下经济人员的科学技术能力,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林下经济产业新格局。林业局多次与天津展梦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洽谈森林食品溯源项目合作事宜。林业局先期提供红豆越橘4000亩、蓝莓2000亩、蓝靛果2000亩、偃松2000亩,天津展梦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物联网等科技支撑,建设“智慧林业物联网品台”,采取网红直播的方式,在线上推送林下资源绿色产品,用“中国最北林业局”的企业文化,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打出中国最北品牌。林业局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高寒型北极蓝狐断奶腹泻的营养干预”课题研究,目前全局北极蓝狐种狐存栏4800只,年平均出栏皮兽21000只,年产值1050万元,利润420万元,人均增收 6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珍贵毛皮动物之乡”。

(图强林业局党委组织部 庞冬大)
相关知识
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加快“四化”苗圃建设
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花圃绘新卷
【大兴安岭日报】林下养“仙草” 致富路更宽——图强林业局松杉灵芝人工驯化栽培发展历程记
松杉灵芝产业的“破壁”之路——记图强林业局松杉灵芝人工驯化栽培发展历程
韩家园林业局的个人主页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聚力发展中药材种植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多元化发展拓宽生态价值转换路径
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培育偃松增绿增收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加强苗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药材变药“财”——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致富有“良方”
网址: “红色土壤”培育“绿色之花”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党建+产业发展纪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621.html
| 上一篇: 世界最干旱的沙漠,下3场雨后开出 |
下一篇: 最新,碳汇计量与监测:实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