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花坛堆着垃圾桶、种着菜,蚊虫嗡嗡叫,孩子都不敢在门口玩;现在满坛花,不仅好看,连蚊子都少多了!”看着汪集街道主干道花坛中盛放的鲜花,居民陈阿姨的话道出了不少街坊的共同感受。

今年以来,新洲区汪集街结合“两热”病毒防控工作,推进花坛环境整治,通过“种花焕绿”改善街区面貌,既提升了人居环境,也有助于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
此前,汪集街道主要干道的部分花坛存在杂物堆放、私自种菜等现象,不仅影响环境整洁,也在夏季易成为蚊虫滋生场所。尽管城管部门多次组织清理,但问题仍时有反复。
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汪集街城管办联合社区启动花坛整治行动。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向居民宣传环境卫生与“两热”防控知识,说明清理花坛、种植花卉对减少蚊虫、促进健康的意义,逐步争取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七月起,街道在清理整理后的花坛中统一栽种长春花等适应性强、花期长的花卉品种,并增设分类垃圾桶,引导居民规范投放垃圾。同时,通过发动商户、住户参与“树穴认领”,鼓励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日常养护,形成共建共管的长效机制。在靠近武汉问津职业学校的荣生路南段,该校花卉专业的学生也发挥专业特长,栽种了红掌等特色花卉,为街区增添了专业色彩。

如今,汪集街道的花坛面貌已焕然一新。不少居民反映,随着花坛环境的改善,今年“两热”季节期间的蚊虫明显减少,出门活动更加舒心。一位社区志愿者表示:“现在大家更愿意共同维护好花坛环境,看到花开得好,心里也高兴。”
汪集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花坛整治以环境改善为小切口,实现了街区面貌提升与蚊虫防控的双重效果。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程丹宁 梅学文 蒋昕怡 蔡志萍)
相关知识
从“毁绿种菜”到“阳台微农场”,宝山这个小区巧解社区治理难题
白庙街道官堰社区:居民携手共解花坛破损难题
雨城区大兴街道:从“私家菜园”到“幸福共享空间”的治理实践
从“不知居委在哪”到“来居委提想法”,这个沙龙积极引导青年投身社区治理
【媒体看船营】治理“花为媒” 共建和美社区——大东街道打造共享“微花园”提升治理效能小记
社区治理 黄浦·外滩花园不止美丽 更具疗愈功能
“小花园”旧貌换新颜 “微改造”收获小确幸
燕华花园社区:竹林遮光惹人愁 “掌上云”行动解民忧
修路面、整花坛!丰台这个街道打出治理“组合拳” 刷新社区“新面貌”——
撬动社区治理内驱力,老旧社区绿化换新颜
网址: 从“蚊虫温床”到“社区花园” “花坛革命”巧解治理难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7202.html
| 上一篇: 鲜花市场需求问卷调查 |
下一篇: “花匠邦”养花APP用户体验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