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12 12:19:42
来源: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 市农业农村局
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性、气候因素、栽培管理等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强弱对小麦黄花叶病发生流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小麦播种后的土壤温湿度、次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及栽培管理是影响此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防治过程根据病害爆发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松散型品种易感病,所以应选直立紧凑型品种。
2、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生产中,应加强栽培管理,预防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
一是轮作换茬,深耕灭茬。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轮作换茬是防治小麦黄花叶病的关键措施。二是适时迟播,错开感病期。由于小麦出苗15℃左右时易被感染,迟播可以错开易感病期,不利于休眠孢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侵染。三是增肥控水,提高抗病性。增施肥料可增强苗期抗病性和促进春季壮苗早发,延缓和减轻黄花矮化程度,减轻分蘖萎缩,对减轻危害和缓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前茬收获后施用充分腐烂的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农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抑制病菌的滋长;春季早划锄,早追施肥料,增强植株个体的抗耐病能力。发病田春季亩可追施尿素5-8kg, 结合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流体硼等肥料,可以补充营养,减轻危害;禾谷多黏菌侵染小麦根系需要有一定的水分,结合墒情、苗情适时灌溉,浇好拔节水,严禁大水漫灌,对该病害的发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科学化学防治
一是药剂拌种。可用600-800倍液的恶霉灵、800-1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2%的戊唑醇进行拌种, 可抑制禾谷多黏菌的活动,防治效果可达50%-60%。二是 田间药剂防治。春季初发期,每亩追施尿素7公斤,同时用20%病毒A150-200g+0.01%芸苔素内酯1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20公斤喷雾,间隔 7-10 天喷一次,可减轻春季危害。此外,对发病的点块进行药剂处理(用代森锰锌 200倍液灌根),减少田间传毒介体的数量。(市农技站 郑雪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及防治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重者减产50%,那么怎么防治黄花叶病毒病?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发展与防治
怎样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注意查治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主要原因及分析
小麦病害之一,黄花叶病毒病如何让防治?
小麦黄花叶病也称花叶病毒病,您了解多少?附防治措施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今又来!可致减产30%-70%,如何防治最高效!
网址: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0448.html
| 上一篇: 小麦病毒病怎么防治 |
下一篇: 小麦黄矮病毒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