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雪域高原的江苏风采】江苏第五批援青工作交出圆满答卷

【雪域高原的江苏风采】江苏第五批援青工作交出圆满答卷

青海是江苏唯一承担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双重使命的省份。2022年,第五批江苏援青干部跨越山海奔赴三江之源,倾注全情、覆盖全域,助力青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高质量发展,交出了饱含担当和深情厚谊的江苏答卷。


仲夏时节,青海西宁却清凉宜人。得益于高原显著的昼夜温差,这里成为草莓培育和生长的绝佳环境。但此前受限于技术短板,当地草莓产业发展缓慢,只有零星种植。直至2023年,江苏援青团队为这里带来了“智力外援”。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郭艺说:“位于青海西宁湟中区的玉拉草莓育种基地,这里也是整个青海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草莓繁育基地。这里培育和繁殖草莓苗有100多种,该基地正是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的。”


玉拉草莓育苗基地负责人胡文海说:“现在看到的品种,就是江苏农科院给青海湟中区授权的品种,叫‘宁湟一号’。它的特点是早熟、果大、果硬、甜度比较好,是一个比较好的高产品种。”

2023年,江苏援青团队将江苏省农科院资源引入当地,开启“东苗西育、西苗东输”的创新模式:草莓组培苗在江苏完成初步培育,运到湟中区繁育成生产苗,再销往东部地区。这一模式下,基地草莓苗销量突破600万株。援青团队还协助当地引进江苏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培育“反季节”的“夏季草莓”,填补市场空白。


南京市对口帮扶西宁市工作组组长刘博说:“通过这两年我们对草莓产业、蓝莓产业、沙棘产业等一系列新产业的探索,把东部的创新和科技资源,同青海的独特自然禀赋相结合,发展成大产业。”


湟中草莓的跨越式蝶变,正是江苏援青工作的生动注脚。过去三年,江苏立足青海资源禀赋,每年实施100余个“产加销”项目打造特色产业,三年助销青海农特产品12.3亿元,通过各类招聘为青海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帮助新增就业1.35万人次,产业造血功能持续增强。与此同时,江苏将民生改善放在首位,加大医疗教育等领域 “组团式”帮扶力度,选派786人次技术骨干赴青海挂职,一个个“惠民生、强基础、促发展”的援青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民生改善成效更实。在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援青团队为学校引入东部师资,对学科和专业设置进行改革,为传统藏医专业增加康复护理教学内容,同时开设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等全新专业,带动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


援青干部、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辉说:“传承传统优势专业的前提下,再结合区域特色,还有江苏的优势产业,为学校办学后期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加满足市场需求。”

三年来,江苏产业、民生、教育、医疗、人才援青齐头并进,累计投入支援协作资金35.8亿元、实施完成973个项目,在国家对口支援“十四五”考核中历史性荣获第一等次,并于国家东西部协作考核中连续获评“好”等次,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记者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郭艺 章斌炜 黄蒙 杨帆 冯水清

编辑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相关知识

【雪域高原的江苏风采】江苏第五批援青工作交出圆满答卷
【援青礼赞】山海情深十五载 鲁青共筑高原梦
江苏亭湖:变“害”为“宝”!交出互花米草资源化利用“答卷”
【同心人物】田梅:都江堰共建之花在雪域高原绚丽绽放
江苏援疆助农民走上致富“快车道”
擦亮翁源兰花名片 交出青春奋斗答卷
江苏扬州交友
跨越山海 双向奔赴——援青医疗帮扶浇开幸福花
雪域高原坚韧不拔的格桑花
雪域高原,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美

网址: 【雪域高原的江苏风采】江苏第五批援青工作交出圆满答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06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42万亩→3.8亿元!看万宁
下一篇: 这一口甜“蜜”是泸西人民“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