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咋管理? 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发布播种至冬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
来源:商丘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18:00:58 浏览次数:6 次 字号:小 大
霜降将至,全市小麦适播期已来临。10月21日,记者从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了解到,入秋以来我市降雨次数、累计雨量及阴雨持续时间均突破历史同期纪录,导致秋收腾茬整地普遍推迟,小麦播期明显延后。面对土壤湿度大、病害风险高、草害加重等不利形势,该中心制定发布了小麦播种期至冬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围绕“播种至冬前”这一关键窗口期,系统提出以“四补一促”为核心的应变技术体系,全力保障迟播小麦壮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针对今年播期推迟、湿度偏大的特殊情况,技术要点明确了以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苗蚜、地下害虫以及“四禾三阔”(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看麦娘属、野燕麦,猪殃殃、播娘蒿、婆婆纳)杂草为主攻防控对象,坚持“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病虫防控与促壮抗逆相统一”的策略,遵循“综合防控、压前控后、防早防小”原则,系统构建晚播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体系。
在关键技术环节,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专家提出四方面精准措施:一是科学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构建抗性屏障。茎基腐病重发区推荐丰德存20、郑麦136等耐病品种;条锈病常发区宜选用郑麦1860、百农4199等抗锈品种;赤霉病高风险区则推广豫农931、百农4299等抗性品种。二是推广健康栽培措施,夯实生长基础。及时清洁田园,科学处理秸秆,依据测土结果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做到适期适量适墒适深播种。三是全面实施种子处理,强化前期防护。根据靶标病虫害合理选用药剂,多种病虫混发区推荐使用二元或三元复配种衣剂,并配合添加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实现“一拌多效”、促壮抗逆。四是抓好苗前苗后除草,阻断草害扩散。在播后苗前和秋苗期两个关键阶段,针对不同草相选用高效对口药剂,开展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对达标田块及时防治。
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专家团队表示,尽管今年麦播形势复杂,但冬小麦具有生育期长、调节能力强的特点,只要紧抓“四补一促”应变技术和播种至冬前这一“黄金窗口期”,因地因墒分类施策,全面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必能为明年夏粮丰收搭好丰产架子。
终审:李悦
上一条: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