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3 题号:20859838
 普通小麦AABBDD(2n=6x=42)是自花传粉植物,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CY29、CY30、CY31是导致小麦条锈病的三种病菌。小麦纯系M853-2、M853-4对CY29、CY30、CY31三种病菌均表现为高抗,纯系MingXian169对三种病菌均表现出感病,让MingXian169与不同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获得F2的结果见下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等,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M853-2对CY31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
感
抗:感
M853-2(♂)×MingXian169(♀)
181
142
9:7
MingXian169(♂)×M853-2(♀)
175
138
9:7
表2
M853-2对CY29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
感
抗:感
M853-2(♂)×MingXian169(♀)
19
109
9:55
MingXian169(♂)×M853-2(♀)
17
106
9:55
表3
M853-4对CY30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
感
抗:感
M853-4(♂)×MingXian169(♀)
150
47
3:1
MingXian169(♂)×M853-4(♀)
152
51
3:1
表4
M853-4对CY31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
感
抗:感
M853-4(♂)×MingXian169(♀)
190
63
3:1
MingXian169(♂)×M853-4(♀)
170
57
3:1
(1)普通小麦体属于
_____________倍体。做人工杂交实验前需要在花药和子房都没有成熟时,去除
____________本每朵花的花药。
(2)表1中杂交组合F1的表现型为
,F2中抗性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抗性植株的比例占
____________。
(3)由表2可知,M853-2对CY29植株的抗性是由
对基因决定的,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其中F2抗性植株有
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F2感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____________。
(4)由表3和表4可知M853-4对CY30和CY31的抗性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验证这两对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或两者的位置关系,可以让M853-4与MingXian169杂交,对杂交后代同时接种两种病菌CY30和CY31,F1对两种病菌均有抗性,F1自花传粉:①若F2中,
,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同时抗CY30和CY31:感病=3:1,则
。
更新时间:2023/11/16 14:47:29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果蝇体内的IV号染色体多一条(三体)或少一条(单体)均可以存活并能够繁殖,没有IV号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存活。果蝇正常眼(E)和无眼(e)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染色体正常的纯合正常眼和无眼果蝇、IV号染色体单体的纯合正常眼和无眼果蝇可供选择,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E、e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IV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
实验结果及结论:
。
(2)现已证明E、e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若将基因型为EEe的IV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子代正常眼中IV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有
_____。
(3)果蝇眼的红色(R)和白色(r)由等位基因R、r控制,现将一只染色体正常无眼雌果蝇和一只染色体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发现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据此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交配,F2正常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
2023/04/03 | 131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水稻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科研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了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自然条件下,筛选出水稻品种ZH11的雄性不育突变体(hms1),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应用优势是
。
(2)若将野生型ZH11和突变体(hms1)杂交,F2中突变型占,说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
(3)为研究湿度与雄性不育突变体产生的关系,研究人员将野生型ZH11和突变体(hms1)分别在不同湿度条件下自交,结实率如图1,将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花粉放置于高浓度溶液中做脱水实验,结果如图2:
由图1实验结果分析:突变体在
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
由图2实验结果推测:突变体的花粉可能在结构或化学组成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花粉
,产生雄性不育突变体。

(4)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的产生是由于HMS1基因插入了8个碱基对而发生基因突变,转变为hms1基因后,其转录出的mRNA,在翻译时
_____,使花粉细胞中催化脂肪酸链延伸的酶A分子量变小。特长链脂肪酸的缺少会影响花粉壁中含油层的形成。
(5)综上研究,阐述产生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可能机理。
。
(6)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对利用hms1培育生产用水稻杂交种和如何保存突变体(hms1),写出简要流程。
2022/10/28 | 231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研究人员对水稻的“包穗”特性开展研究,发现包穗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已选育出了三种隐性包穗突变体(shp1~shp3),且这三种包穗品系与正常水稻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现又在正常种植的稻田中发现一株新包穗突变体,暂命名为shp4,为了解其遗传机制,做如下研究:
(1)将shp4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F1均正常,F2中包穗和正常之比约为1:3。由此推测该突变包穗是一种
性状,且至少受
_____对基因控制。
(2)为了判断shp4是新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已有的3种突变体之一、请利用上述纯合品系,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进行判断:
①实验设计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3)现已确定shp4是新的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人员将杂交组合甲(shpl×shp4)和杂交组合乙(shp2×shp4)得到的F1分别自交,统计F2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F2正常包穗甲273211乙253248判断shp4与shp1、shp2包穗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_____。
②在杂交组合甲F2的包穗个体中发现,大约有1/7包穗程度特别严重,这种“特包穗”的基因型可能为
(自选字母表示)。请解释这种“特包穗”出现的原因
_____。
2023/03/04 | 491次组卷
相关知识
对付条锈病还需小麦自身“硬”
小麦条锈病有什么症状,小麦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预防措施
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docx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抗病基因YrNAM或可提供技术支撑
小麦条锈病防治
小麦条锈病及应对措施
及时查治小麦条锈病
网址: 普通小麦AABBDD(2n=6x=42)是自花传粉植物,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CY29、CY30、CY31是导致小麦条锈病的三种病菌。小麦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1093.html
| 上一篇: 小麦胞囊线虫病的防治 | 下一篇: 淮麦38小麦品种的特性,高抗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