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包镇进村促春管分类指导促丰收

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包镇进村促春管分类指导促丰收

小麦条锈病也叫“黄疸”,是远距离随气流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广、发展快、危害重的特点,对小麦可造成毁灭性灾害,一般减产20-30%,流行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01、发病症状

条锈病在小麦叶片、茎秆及穗部的颖壳、麦芒等部位都可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形成很多鲜黄色小长条形病斑,与叶脉平行排列成虚线状,像缝纫机轧线,病斑上的黄粉易脱落,易粘附在身体和衣服上,发病后期叶片表皮破裂,干枯死亡。

02、流行条件

条锈病在小麦秋苗期、返青至穗期发病,以菌丝或黄色夏孢子在小麦叶片内越冬,春季旬均温2-3℃,越冬菌丝开始产生黄色夏孢子,进行下一代侵染,侵入最适温度7-13℃,发展最适温度13-16℃,4-6天繁殖一代,每繁殖一代,病情可扩大几百倍。春季降雨多,万分之一的病叶就可能引起大流行,一次大流行可引起数百公里的小麦突然全面发病,造成严重产量损失。

03、防治方法

条锈病防治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防治,要治早治小,控前保后。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一旦发现发病,要及时打药控制,而且要联合周边小麦田同时进行统一防治,重发田块可间隔5-7天再喷一次。防治可每亩选用20%三唑酮乳油60~8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克、或25%丙环唑乳油25~30毫升、或5%己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克喷施。注意配药要二次稀释,喷雾要均匀细致,植保无人机亩喷液量要大于1.5升。

小麦抽穗期,可结合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其它病虫一并防治,采用上述杀菌剂与吡虫啉、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以及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合喷雾的“一喷三防”技术,达到一次喷药同时治虫、防病、防早衰、防干热风的效果。

相关知识

春时强管护 夏日粮满仓——甘肃省出台《预案》科学抗灾促春管夺夏粮丰收
春时强管护 夏日粮满仓——甘肃出台《预案》科学抗灾促春管夺夏粮丰收
打好春管主动仗 不负农时不负春 河南农大专家服务春管进田间
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千万亩水肥一体化助力小麦促弱转壮夺丰收
《农民日报》三农号:专家下乡指导忙 田头把脉开良方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河南专家组巡回指导服务行纪实
河南省全面部署春管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易刚高科先进农技组合套餐助力山东万亩小麦促弱转壮夺丰收
预警!2021年小麦3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怎么防治?
农业农村部:小麦条锈病、蚜虫发生面积同比增加23.1%和36%,油菜蚜虫已发生430万亩!

网址: 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包镇进村促春管分类指导促丰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12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下一篇: 关于小麦条锈病的特征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