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随气流远距离传播的低温高湿病害,是小麦生产上最具威胁性的病害,其发生面积大、范围广、流行成灾率高、危害严重,轻者可减产10-20%,重者甚至绝收。
一、发生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会有鲜黄色孢子堆,包子呈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并列成行,像缝机扎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
发病后期:表皮破例,出现鲜黄色粉状物,用手触摸病斑,就会在手上留下锈粉。
二、发病条件
充足的菌源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暴发流行的必要条件。气温上升至5℃时开始产生条锈病孢子,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极易引起爆发流行。
三、防治方法
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防治。对初发田块,采取“打点保面”的方法,做到“治早治小”,压低菌源基数;对普发田块儿,要立即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对重发田块,应隔一周再防治一次。
防治药剂。可选择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氟硅唑、吡唑醚菌酯等亩兑水30-40公斤进行喷雾。
相关知识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扶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南
兴平:2025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农业部召开全国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会议
武功:2024年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市农技中心: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
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技术明白纸
贵州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网址: 秦东说:小麦条锈病防治及“一喷三防”综合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1233.html
| 上一篇: 做到“有病无灾”!如何科学防治小 | 下一篇: 小麦条锈病出现 防治药方请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