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封丘: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控

封丘: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控

目前,各种小麦病虫害陆续进入发生为害的高峰期,提醒农民朋友抓住防控的有利时机,根据穗期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主攻对象,因地制宜,混合用药,“一喷多防”,把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为小麦丰收保驾护航。

一、小麦条锈病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424.png

(一)发生为害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典型的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具有扩展蔓延速度快、成灾频率高等特点,严重发生年一般产量损失30%~40%,甚至绝收。

(二)症状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茎秆、穗部。小麦叶片感病后多个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成行排列,与叶脉平行,呈虚线状。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447.png

该病在田间发病过程:单片病叶—发病中心—全田发病—扩散蔓延。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838.png

因此,早发现、早防治是防治条锈病的关键。防控策略是“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及时封锁发病中心,控制蔓延危害。

(三) 防控策略

根据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特点,要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的防控经验,及时封锁扑灭发病中心,努力延缓病害流行速度,将其控制在点片、初发阶段。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0.5%~1%时,及时进行大面积应急防控,最大程度减轻病害损失。

二、小麦赤霉病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850.png

(一)发生危害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一般发生年减产10%~20%,大流行年损失高达40%以上,甚至绝收。同时,感染了赤霉病的小麦籽粒含有一种呕吐毒素,对人和动物有很强的毒性,不能做商品粮收购。因此,该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902.png

(二)症状特征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穗腐,通常在小麦灌浆期开始显症。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914.png

最初在小穗颖壳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随即枯死。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926.png

雨露较多或田间潮湿时,当病菌侵害穗轴或穗茎时,被侵害部位及以上部位枯死,形成白穗,千粒重降低。

微信截图_20210407112938.png

(三)发生规律

该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赤霉病病菌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都能侵染为害,尤其以扬花期侵染为害最重。小麦抽穗扬花期遇3天以上连阴雨或长期雾霾天气,该病害就极有可能流行为害。

(四)防控策略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在目前缺乏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只有提前预防,才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田间显症后再防治,基本没有效果。因此,必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连打两遍。

预防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机为小麦抽穗扬花期(齐穗—扬花初期),此期一旦气象预报有连阴雨、大面积结露和雾霾等适宜病害发生的天气,必须提前喷药预防,防止病害流行。一般发生区防治一遍,高感品种、重发田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喷药一次。喷药后3~6小时之内遇雨,雨停后要进行补喷,注意要轮换用药。

三、穗期病虫综合防治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科学混用,综合施药,防病治虫,一喷多效。吸浆虫重发区,充分利用药剂持效期,适当前移防治时间,在成虫发生始盛期用药。常用农药种类如下。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敌敌畏、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多菌灵等。(来源:封丘农村农业局)

相关知识

封丘: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控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控
贵州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防控赤霉病条锈病刻不容缓
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小麦″三病一虫″ (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蚜虫)防控技术要点
【精选】康振生院士——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克星
伯党乡举办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会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肖涛就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防控答记者问
小麦条锈病正在肆虐,全国农技中心紧急通知加强防控!

网址: 封丘: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12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浅谈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 当前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