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蟹类专题】河蟹养殖如何选苗与放苗

【蟹类专题】河蟹养殖如何选苗与放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水产养殖都遵循着“养鱼八字经”,其中“水、种、饵”是养殖的基础。在成蟹养殖中,选择优质苗种及正确的放苗方式是保障河蟹早期放苗成活率的关键,也是一年养殖成功坚实的基础。 以下笔者针对如何选苗和放苗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好苗

一般应根据池塘特点、管理水平、养殖预算、出售方式,选择适合自身养殖的苗种。 但总体来说,优质蟹苗应满足以下条件:

1、外部形态

头胸甲颜色青亮,有光泽;底板乳白色(老苗)为宜,过度透明(嫩苗)的不选;体表干净无各种附着物,烂肢、腐壳的比例不超过20%;额齿缺刻深,疣状突(6个)明显,第四侧齿小而尖;第四步足弯曲后超过眼前缘;头胸甲后缘扁平。

河蟹外部形态

2、内部观察

优质蟹苗的肝胰腺应呈橘黄色,且纹理清晰,若呈白肝或花肝则说明品质较差,建议其比例不超过20%;观察肠道有无粪便,蟹苗食线越饱满,体质越好,空肠比例不超过20%;鳃部干净完整,鳃丝排列紧致,呈透明状,黑鳃比例不超过15%。

3、看规格

要求同一塘蟹苗,规格整齐,最佳一般为40-60只/斤,遗弃“甲子苗”(规格不到100只/斤的蟹苗)。

4、选卖家

购苗时不应只看价格,卖家的信誉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提前了解卖家口碑及其养殖用料量,估算其养殖产量,做到心中有数。

蟹苗肝胰腺发白

二、放好苗

1、深水放苗

从小寒到惊蛰这一时间段内,冷空气频繁,极易发生低温冰冻。所以在放苗前,尽量将水位保持在60~80公分,减少放苗后河蟹应激,保证河蟹第一次蜕壳成活率,同时早期深水位也有利于稳定水质、快速肥水,防控青苔和泥皮。

放苗后水位一直60公分

2、解毒肥水

放苗前7天,到店检测水质,指标过高要及时换水或解毒处理。放苗前尽量不要使用杀青苔或杀虫等刺激性大、残留重的药物,防止放苗后螃蟹应激大量上岸或钻泥偷死;水质指标正常或者需要肥水的可使用“肥水肽”10亩/桶肥水,促进水草生长及藻类繁殖。放苗前三天左右再次检测水质指标,放苗前两天左右可使用“碧水安”解毒,确保安全放苗。

放苗前亚硝酸盐高

放苗时要选择相对稳定的天气,放苗前2-3小时外泼“营养快线”2亩/包,增强体质抗应激。一般选择的苗种都是附近的本地苗,放苗时可将蟹苗放到池塘边上的浅水处,让其自由爬开,观察苗种状态,并捡出剩苗及残苗。

放苗前“碧水安”解毒

放苗后每周至少检测1次水质,掌握池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正常情况下应每10-15天定期使用“碧水安”解毒调水。

3、早投喂,早防治

放苗后要及时诱食开口,一般放苗3天后,开始投喂,按体重的3%即100斤苗种投喂3斤颗粒饲料。注意要在深水区进行投喂,天气好时可以隔一天投喂一次,保障营养,增加河蟹的抗病能力。烂肢、腐壳、黑鳃多的,可连续使用“永乐碘”2亩/瓶全池泼洒;如果蟹苗肠道食线较差、肝胰腺水肿,建议定期使用“肝胆易康”+“三黄散”(80斤/组)拌料内服,同时可配合内服“出败康”强化治疗。

往期回顾

【蟹类专题】选择好蟹苗,你的养殖已经成功了一半 【河蟹专题】如何选择好蟹苗 【河蟹专题】保障河蟹成活率,从放苗开始 【河蟹专题】河蟹养殖如何成功放苗? 【技术分享】正确放苗,提高蟹苗成活率 【河蟹专题】正确放苗,河蟹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技术交流】河蟹放苗无小事,提高成活是关键

相关知识

【蟹类专题】河蟹养殖如何选苗与放苗
河蟹养殖方法和环境
河蟹一斤苗出多少成蟹了
花蟹的养殖(花蟹的养殖技术)
《我国河蟹养殖现状、趋势和当前成蟹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产科普公开课专题总结一
史上最详尽的河蟹养殖技术(养殖全部流程)
江蟹养殖技术很成熟,江蟹养殖要求有哪些
室内立体青蟹养殖(养殖青蟹的技术)
虾蟹混养关键技术
蟹塘套养青虾生态养殖技术

网址: 【蟹类专题】河蟹养殖如何选苗与放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23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区2人入选2023年宁波市“最
下一篇: 地被植物有哪些树种(常绿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