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实践旨在控制影响树木生长、木材形成及其特性的环境因素。在连续覆盖森林(CCF)和皆伐再造林(RF)两种模式下,树木生长节奏不同,木材特性也存在差异。
皆伐再造林(RF)的特点是林分具有单一优势树种,间距、树干直径、高度和冠层结构较为均匀。皆伐和重新造林后,幼苗和幼树有充足资源和生长空间,初期生长迅速。随着冠层闭合,竞争加剧,树干直径生长受抑制,间伐可暂时促进剩余树木直径生长,但整体生长速度从初始最大值缓慢下降。
连续覆盖森林(CCF)的单株选择系统导致林分内部和林分之间结构异质性高。林分由不同年龄和大小的树木组成,在小空间尺度上混合,树木间竞争复杂。树木尤其是幼龄树通常会经历连续的抑制和释放阶段。幼苗在天然更新过程中在各种大小树木的基质中生长,受激烈竞争影响,高度和直径生长缓慢。这一林下生长阶段的持续时间在林分内部和林分之间差异很大,一些林下树木需在不利条件下生长数十年,而另一些在林分密度较低或有不耐荫树种的地方生长较快。存活下来的幼苗和幼树随着周围大树在多次采伐中逐渐移除,生长会逐渐加速,当树木在中层、尤其是共优层和优势层获得更好竞争地位时,生长进一步加快。选择林中大树的直径生长可能比同龄林中的同类树木更快。
相关研究对挪威云杉的年轮样本分析证实了这些差异。样本材料中靠近髓心处常有非常窄的年轮,其持续年数取决于抑制期的长短。采样时处于优势冠层位置的树木年轮宽度较为稳定,初期略有增加,后期缓慢下降;中层树木年轮宽度较小但持续增加;受抑制树木仅在后期年轮宽度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在径向生长恒定的情况下,由于年轮宽度相同但周长增加,树木基部面积生长会默认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