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背孜乡盐店村的一处桃园里,村党支部书记王宪周带着村民采摘最后两批冬桃。
“全村冬桃种植面积有500多亩,我自己种了20亩,早、中、晚熟的都有,现在采摘的冬黄桃‘黄金一号’就是个晚熟品种。”王宪周说。
王宪周介绍,看到种植冬桃效益不错,他于2017年到山东青州考察,引进1000多棵映霜红、金秋红蜜等品种的桃树苗。他还通过抖音平台学习管理技术,每年光套袋就套了10万多个袋子,带动10余人务工。
在王宪周的带动下,盐店村种植冬桃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孙小周将流转的荒坡地改造成梯田,栽种了1500多棵冬桃,经过精心管理,如今每棵桃树的产值都在200元以上。受盐店村影响,背孜乡石板河村、东山村、井河口村的村民也开始种植秋冬桃,目前整个背孜乡秋冬桃种植面积增至2000余亩。
鲁山县土门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构树庄村党支部书记马见发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拓宽了通往冬桃园的主要道路,又打了深水井,建了蓄水池和冷库。
为帮助村民卖桃,马见发经常在抖音平台发布信息,推介村里的冬桃产品。今年10月10日,在马见发的倡导和组织下,村里举行了冬桃采摘节和“桃王”展示活动,受到媒体关注。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村冬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00多亩,带动整个办事处种植3000余亩。其实,我们村的老支部书记荆中敏最先引种冬桃,是名副其实的‘冬桃书记’。”马见发说。
马见发所说的荆中敏今年80多岁,从1987年开始探索种植夏桃、秋桃,但均未成功。后来,荆中敏四处参观学习,从山东引种了冬桃。2014年,荆中敏种的5亩冬桃收入2万多元,荆见中、雷留新等多名村民开始跟着种植。荆中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推广土壤改良、果实套袋等技术,一步步将过去的穷山沟改造成了花果山。
荆中敏的孙子荆育程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看到爷爷忙不过来时便返乡创业——成立了农业公司,注册了商标,通过电商渠道将冬桃销往全国各地。如今,构树庄村种桃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10余户。村民雷留新种桃年收入超过6万元。
鲁山县县长叶锐介绍,该县通过引导和支持乡村开发荒山,整合土地资源,同时出台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健全“村集体+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山区群众种植冬桃5000余亩,不仅进一步保护了良好的生态,还充盈了秋冬季节的水果市场,让冬桃成了群众致富的“金桃子”。
相关知识
河南平顶山鲁山:特色产业铺就山区富民路
平顶山婚庆电话
鲁山文化
平顶山园林花卉电话
平顶山花卉大棚 铺就芬芳致富路
平顶山赏花春游季暨诗景龙潭峡第五届杜鹃花节盛大开幕
(乡村行·看振兴)油菜花海引客来 浙江婺城“稻油轮作”铺就富民路
河南鲁山:盛夏荷花别样红
宝鸡凤翔三岔村: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鲁山窑花瓷腰鼓
网址: 河南平顶山鲁山:特色产业铺就山区富民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4475.html
| 上一篇: 山东沂南:甜蜜果实绘就产业致富新 |
下一篇: 护航产业促发展 清风吹得“潘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