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定义——是指针织物上全部线圈或部分 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 2、添纱的目的: (1)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的色泽与性质,如丝盖棉; (2 )使织物正面形成花纹; (3 )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编织时,可消除针织物线 圈歪斜。 3、添纱组织分类: (1)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简单添纱、交换添纱 (2)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架空添纱、绣花添 (一)全部线圈添纱组织 1、定义——织物所 有线圈均由二个线圈重叠 而成。织物一面由一种纱 线显露,另一面由另一种 纱线显露。 交换添纱--根据 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 纱线在织物正面和反面 的相对位置。 (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 定义:在地组织内,仅有部 分线圈进行添纱。 1、绣花添纱——地纱始 终成圈编织,而面纱则在需 要形成花纹的针上进行成 圈,面纱可以与地纱同色或 异色。 2、架空添纱—— 由二根 纱支相差悬殊的纱线编织而成, 有些地方参与成圈的只有一根纱 线(细支纱),另一根呈浮线停 留在织物反面。 3、架空添纱和绣花添 纱的区别: 织物反面无浮线存在; 织物反面有浮线存在。 二、添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添纱组织的线圈几何特性基本上与地组织相同。 ●部分添纱组织延伸性和脱散性较地组织小,容易 引起勾丝。 2、用途: * 部分添纱组织中的架空添纱多用于袜品上。 *全部全部添纱组织多用于功能性、舒适性较 高的服装面料。 三、添纱组织的编织工艺 (一)编织条件及影响因素 1、编织条件 采用特殊的纱线喂入装置以 便同时喂入地纱和添纱。并在垫 纱和成圈过程中,保证面纱在织 物正面,地纱在织物反面。 (2 )成圈过程中纱线相对位置的分析: 垫纱时:必须保证添纱靠近针背,地纱靠近针钩。 添纱垫纱横角地纱垫纱横角 2、影响因素: (1)织针:针头外形不同的织针,添纱效果不同。扑 头针更有利于编织添纱组织。 (2 )纱线的性质:由于两种纱线刚度、摩擦系数、截 面直径不同,而影响添纱效果。 (3 )喂纱条件的因素:添纱的垫纱横角与纵角较地纱小, 添纱的喂入张力应比地纱大, 理论上称之为“一大二小” 。 (4)线圈长度 (5)纱线张力 普通针 扑头针 第五节 衬垫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衬垫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定义——衬垫组织是以一根或几根衬垫纱线按一定 的比例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 悬弧,在其余的线圈上呈浮线停留在织物 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悬弧和浮线。 3、分类平针、添纱 (一)平针衬垫组织 1、结构形式: • 平针衬垫组织以平针为地组织,如图所示。 • 图中1为地纱编织平针组织。 • 图中2为衬垫纱,它按一定的比例编织成不封闭的圈弧 悬挂在地组织上。 2、特点: • 在衬垫纱和平针线圈沉降弧的交叉处,衬垫纱显示在织物的正 面,如图中a、b处。 • 这类组织又称两线衬垫组织,编织一个完全横列需要两路编织 系统。 • 衬垫纱采用比地纱粗的纱线。 • 采用多种花式纱线可用来形成花纹效应。 如图3-53所示。 3、缺点: (1)平针衬垫组织的衬垫纱线显露在织物 正面(称之露底)。 (2)显露破坏织物外观。
相关知识
第三章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复合组织与编织工艺.ppt
4.第四章纬编针织物组织与编织工艺概念.ppt
幼儿学习汉字基本笔画田字格练习.doc 文档全文预览
第三章花卉繁殖.ppt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苹果梨干的加工工艺.pdf
XXXX第三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ppt
编织工艺,knitting technology英语短句,例句大全
横机编织绞花复合纹样的创新设计与工艺
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适应性窗口多点乘计算方法.doc 全文免费在线看
网址: 第三章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6147.html
| 上一篇: 钩针编织艺术 |
下一篇: 【肇庆传统工艺】割草、晒草、舂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