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旧馆“换新颜”,植物“染”彩冰,创新科技赋能绿色亚冬会

旧馆“换新颜”,植物“染”彩冰,创新科技赋能绿色亚冬会

从“北京冬奥”到“哈尔滨亚冬”,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不断延伸,不断深化,“绿色亚冬”成为本届赛事的一大特色。

旧馆“焕新颜”、植物“染”彩冰、“100%绿电”......创新科技成果赋能绿色冬奥,以“创新绿”驱动发展,用“低碳绿”守护未来,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亚冬会里这些“创新绿”吧!

当植物与冰雪通过科技碰撞

图源:央视新闻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本届亚冬会开幕式的分会场。在冰雪大世界里,摆放着许多彩色冰雕,这些彩色冰雕并非是用传统工业色素或者丙烯颜料制成的彩冰,实际上,这些彩色冰雕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的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创作而成的。

图源:央视新闻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文帅介绍道,通过调控色素在水里的比例,能够实现彩冰颜色的多元化,例如从蝶豆花中提取的色素能够制成蓝色的冰,从玫瑰花中提取的色素可以制成紫色的冰,从茶叶里、树木的叶子里提取的色素,能够制成茶色的、绿色的冰。

图源:央视新闻

但制成彩冰并非是“色素融入水中,再冻成冰块”这么简单,在植物色素溶水冻成冰,尤其是大尺寸的彩冰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色素分子在冰中分布不均匀,导致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

科研团队介绍,加入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植物级的分子,能够帮助这些色素在冰中非常好地分散。整个过程体系是绿色的、可持续的,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冰融化掉,试剂会变成营养物质沉积到土壤里,滋生花草的生长。

升级改造 老场馆焕新颜

延续冬奥会在建筑场馆上低碳环保的理念(延伸阅读科协频道往期文章→《奥运专访 | 结缘“双奥” 以建筑回应时代与国家的需求》),本届亚冬会冰雪项目全部采用已有场馆和设施改造升级而成,而且有的场馆已经不是第一次承担亚冬会了。

速度滑冰馆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在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时候,这里就曾经举办过速度滑冰比赛项目,在此次亚冬会上将会决出14枚金牌,也将是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一个场馆。

亚布力雪上赛区

图源:“央视一套”公众号

将举办滑雪、冬季两项和滑雪登山三个大项的亚布力雪上赛区此次也是继1996年首次承办亚冬会后,时隔29年再次承办亚冬会,它享有中国的“雪之门”美誉。

“利旧”是本届亚冬会场馆的一大亮点,改造升级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作为核心原则,简约但不简单,在保温、照明、制冷等各个方面都大量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计。

速滑馆屋面

图源:央视新闻

比如速滑馆原屋面长100多米、宽20多米的玻璃采光带经过多年使用,保温效果已大不如前,主办方将屋面大面积改装成保温的新型铝镁锰材质,玻璃采光带面积缩减到400多平方米,既保证一定的自然采光,也更好起到保温节能的效果。

100%绿电供应的亚冬会

据新华社报道,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介绍,亚冬会历史上将首次实现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测试赛及正赛期间100%绿电供应。

图源:新华社

自2024年7月达成第九届亚冬会首批绿电交易以来,亚冬会绿电交易11次,累计成交电量5676万千瓦时。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主的绿色能源,在赛时将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各个场馆,保证各个场馆的用电需求。

图源:新华社

在场馆里,取代以往的燃油浇冰车,环保、节能又高效的新型电动浇冰车投入使用;数字传感技术的应用,能精准控制场馆能耗,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分配场馆供暖采取绿色能源,赛时场馆的绿电供应也助力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足迹。

相关知识

旧馆“换新颜”,植物“染”彩冰,创新科技赋能绿色亚冬会
助力亚冬会
第九届亚冬会“零故障”闭幕 联想全栈AI全程守护
第九届亚冬会圆满闭幕!联想全栈AI“零故障”护航精彩时刻
亚冬会“钞”能力 品牌如何掘金?
“尔滨”冰雪艺术全新“科技彩”时代到来
科技赋能!成都世园会推动“园艺+科技”良性互动
泰安市城市管理局 工作动态 泰安市:科技赋能促进园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尔滨”冰雪艺术全新“科技彩”时代到来,开启新的冰雪产业链
总保额超600亿元!中国平安用“保险+科技”全力护航“亚冬会”

网址: 旧馆“换新颜”,植物“染”彩冰,创新科技赋能绿色亚冬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763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以花为媒展现装置设计之美
下一篇: 助力亚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