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诗词意象—江枫/枫叶,这一意象是典型的暖色调中的冷意象,一提起来就与诗人的愁苦分不开。或许除了刘禹锡眼中秋天外,秋或许很容易给人带来凄凉愁怨的感情。而青枫林染成红色是秋天到来的象征,这也是人对秋天到来最直接的感觉,这现象往往出现在白露之后,所以老杜在伤感的《秋兴八首》的头一篇中的头一句就用枫来起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秋露凋枫林,这是大自然秋天的愁容。

所以江枫和枫叶成为了诗人在表达秋天愁苦的情绪中的重要意象。司空曙在《金陵怀古》因庾信而悲时是“辇路江枫暗,宫廷野草春”,陆游在老年愁坐中叹“篱犬吠残月,江枫凋早霜。”,著名诗评家赵翼在郊游散步叹年华易老,也有“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而江枫和枫叶作为愁思的意象最早要追溯到战国中后期的《楚辞》,在屈原的《楚辞 招魂》有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这就是李白所说的“楚臣伤江枫”,从此,江枫成为诗典流传千古,“青枫浦上不胜愁”“江枫渔火对愁眠”都可以看作是诗句今古相接的传承。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对于古人而言,离别之苦是为最苦,到了秋天枫叶由青变红,又在最红之时与母体分离,或随风飘落,或“红叶青山水急流”,此情此景更增添了诗人的别愁。盛唐著名诗人们在送行或远行时都有这一意象的应用,孟浩然在送别好朋友王昌龄远贬岭南时有“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王维在送弟弟游览淮南时,表达不舍时“日露云梦林,江城下枫叶。”;以气盛著称的边塞诗人岑参在送落第士子时却也有清新如“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的诗句;李白在牛渚夜宿时,面对眼前落叶,想到明天的远行也悲吟“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还有王昌龄在贬谪龙标的路上看到“孤舟微月枫树林”听到“分付鸣筝与客心”,仿佛也感觉这秋天的枫叶也为他的身世而感伤。可见这一意象几乎承包了盛唐大家们面对自己和友人远行的情绪。

说到江枫和枫叶与离别的关系,不得不提到一位大人物,中唐诗仙白居易。如果说此前初唐和盛唐诗作是秋来送别和思归还是选用意象,到了他之后不但成了秋来送别的必选意象,而且将芦荻花与枫叶意象的联用成为了江边送别的经典场景。这一句就是流传千年的新乐府诗《琵琶行》的开头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从此晚唐和宋人纷纷效仿,如晚唐许浑“枫叶芦花并客舟”“荻花枫叶带离声”,北宋欧阳修“枫叶荻花秋索索”,南宋王之道直引此诗典作“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这一意象在词中的广泛应用,最早或是李后主《长相思 一重山》中句“相思枫叶丹”。

或许在文学审美或意象应用上男女有别,女子在意象使用上常有细腻婉致和别出机杼的用法。比如鱼玄机的《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首句用枫叶起兴,未缘离别而是伤感盼归不至。这只是伤感秋来的红叶所带来凄凉悲苦么?不只如此,她也恨这红叶遮住了江桥,她看不到归人的回帆,导致了他误期归来。
这看似没有逻辑的怨恨,更是说明他盼归之心切,相思无休时。

相关知识
枫叶诗句,描写枫叶最有名的诗句
古人18首枫叶诗词,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古诗中枫的 意象
描写枫叶的古诗句
枫叶在古代诗词中有离别愁绪情感的诗句想问一下在那些古代诗词中枫叶的意象是寄托离别愁绪情感.举出一些例子并分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10首诗词,别有“枫味”!
30句描写秋叶的静美诗词,落叶成秋,深黄浅红
【世界独家】枫叶花古诗有哪些 2.描写枫叶红似火的诗句有什么
红叶题诗,历代咏枫诗词的文化意蕴与审美流变
关于‘枫叶’的古诗 要完整诗
网址: 【诗词意象】江枫/枫叶:秋叶知人怨 客行暮见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8845.html
| 上一篇: 读诗|诗词里的“枫树”世界 |
下一篇: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