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有多种病虫害,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
1.花生叶斑病症状识别:主要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褐斑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期为黄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会出现黑色小点;黑斑病病斑颜色比褐斑病深,呈黑褐色,病斑边缘较清晰,也会有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与玉米、高粱等作物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或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 6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2.花生锈病症状识别: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之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褐色隆起病斑,病斑表皮破裂后,会散出铁锈色粉末,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用抗锈病品种,如粤油 223 等。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 20% 粉锈宁乳油 1000 - 1500 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10 - 15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3.花生根腐病症状识别:植株根系变黑腐烂,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植株矮小,严重时全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实行 3 - 4 年轮作制度。种子处理时,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3% - 0.5% 拌种。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或 40% 根腐灵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 200 - 300 毫升。

4.花生青枯病症状识别:植株发病初期,顶梢叶片失水萎蔫,早晨可恢复,午后又表现萎蔫,反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植株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拔起病株,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剖根茎可见维管束变为黑褐色。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水煮花生等。实行水旱轮作,如与水稻轮作,可有效减少病原菌。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 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 - 4000 倍液或 20% 噻菌铜悬浮剂 500 - 600 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 200 - 300 毫升。

二、虫害防治
1.蛴螬危害方式: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在地下咬食花生的根系、幼茎和荚果,造成花生缺苗断垄、荚果空壳等现象。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花生与大豆等蛴螬喜食的作物连作。深耕土地,将越冬的蛴螬翻至地表,使其冻死或被天敌捕食。
物理防治: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
化学防治:播种前,用 50% 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 0.2% - 0.3% 拌种;也可在花生开花下针期,用 40% 毒死蜱乳油 1000 - 1500 倍液灌根。

2.蚜虫危害方式:蚜虫聚集在花生嫩叶、嫩茎、花柄等部位吸食汁液,使叶片卷曲、发黄,影响花生的光合作用,并且蚜虫还会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滋生场所。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化学防治:可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3% 啶虫脒乳油 1000 -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3.棉铃虫危害方式:棉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花生的叶片、花蕾和荚果,造成叶片缺刻、花蕾脱落、荚果被蛀空等危害。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棉铃虫的产卵场所。
物理防治:在田间设置糖醋液诱捕成虫,糖醋液的配方是糖:醋: 酒:水 = 3:4:1:2,加入少量敌百虫。
化学防治:在幼虫 3 龄前,用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1500 - 2000 倍液或 5% 虱螨脲乳油 1000 - 1200 倍液喷雾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