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内陆棉区
灌溉建议。水分管理以高效灌溉、抑蒸保墒为核心,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棉花高产。
节溉措施。主要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少量多次灌溉。滴灌管(带)平行作物种植方向设置于窄行中间或作物行边约5厘米处。干播或播后墒情不足的棉田,播种后每亩及时滴灌15~20立方米出苗水。以后每次灌水20~30立方米/亩。蕾期灌水1~2次,灌水周期10~12天;花铃期灌水8~10次,灌水周期7~10天。
二、黄河流域棉区
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降水季节性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8月。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合理补充灌溉为核心,推广隔沟交替灌溉,促进棉花丰产。
盐碱地播前造墒可与淡水压盐结合,做到一水两用。苗期一般不灌水,促根下扎。蕾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花铃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补充灌溉,一熟春棉于花铃期结合灌水追肥,两熟制短季棉于盛蕾期或初花期一次性追肥即可。苗期、蕾期和花铃期要合理化控,控制植株旺长。6~8月降雨较多,出现连阴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避免棉株徒长,减少蕾铃脱落。
节溉措施。可采取隔沟交替灌溉节水技术,即单沟间隔灌溉,次一轮灌溉上次未灌的垄沟,可显著降低株间蒸发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灌水量30~40立方米/亩,比常规灌溉节水25%~35%。
三、长江流域棉区
灌排建议。坚持抗旱与防涝并重,灌溉与排水结合,抓好田间水分管理,促进棉花稳产丰产。
灌排措施。一般在株高30厘米时结合中耕和培土进行开沟,可长沟变短沟,方便小水细灌。降雨偏多地区应开挖配套排水沟,疏通棉田沟路,及时排涝降渍。洞庭湖和鄱阳湖棉区,地下水位较高,要保持三沟畅通,防止明渍暗涝。
摘自全国农技推广网
相关知识
2020年棉花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棉花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2024年棉花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2023年夏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2023年棉花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5年棉花生产中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2023年棉花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棉花涝渍灾后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2年早稻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2022年棉花中后期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网址: 2023年棉花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1170.html
| 上一篇: 【新华社】河海大学新突破:智慧灌 |
下一篇: 2025年夏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