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有毒!别捡!别买!别吃!

有毒!别捡!别买!别吃!

每年雨季

正是各种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时候

很多人都觉得

野生蘑菇味道鲜美

想采摘食用

然而

许多野生蘑菇含有剧毒

一旦误食可能导致

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蘑菇中毒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和治疗方法

小编收集了一些贵州常见毒蘑菇

请珍爱生命,远离它们!

贵州常见毒蘑菇

近年来在贵州引起中毒死亡的常见毒蘑菇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 一般进食后6小时至30小时发病,极少数在6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并有神经系统症状、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品种类型为鹅膏属的一些剧毒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的一些类型。1、淡红鹅膏和假淡红鹅膏剧毒!致死率极高。含有鹅膏毒素,造成急性肝损伤,常出现假愈期。 2、灰花纹鹅膏和拟灰花纹鹅膏
剧毒!致死率极高。含有鹅膏毒素,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常出现假愈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导致死亡的种类。

3、黄盖鹅膏

剧毒!致死率极高。

4、裂皮鹅膏 剧毒!致死率极高。5、肉褐鳞环柄菇 剧毒!致死率极高。6、条盖盔孢菌 剧毒!致死率极高。二、急性肾衰竭型蘑菇中毒一般在进食6~24小时发病。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中毒性肾损伤,少数可伴有肝损害,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肝转氨酶升高等,严重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三、横纹肌溶解型蘑菇中毒在我国主要是由亚稀褶红菇引起。一般在进食毒蘑菇15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全身无力明显、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伴全身疼痛、血尿或酱油色尿、肌肉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亚稀褶红菇剧毒!致死率极高。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老百姓都认为是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他们区分开来。

这些识别方法不可靠

只有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色彩不鲜艳的无毒。这是有关蘑菇的谣言中流传最广、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事实上,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为剧毒种类。

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因此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高温烹煮、煮沸、晒干可去毒?

毒蘑菇的毒素性质通常很稳定,一般的蒸、煮、闷、烧等烹饪方法或晒干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

有人说与银器、大蒜、生姜等同煮会变黑的蘑菇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因为毒蘑菇和银器、大蒜、生姜等接触不会产生反应。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不采摘

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一般消费者无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不购买

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不明来源的蘑菇。

及时就医

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短至1-2小时,长至6小时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采取催吐、催排泄等自救措施,尽早到医院就诊,同时,尽量保留食用的野生蘑菇样品,为医疗人员救治提供参考。

谨记

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

就是不采、不买、不吃!

相关知识

柳州已出现!别乱捡,别乱吃!
#科普#【别摘!别吃...
有毒!别摘别吃
重要提示!别采!别买!别吃!
有毒!别摘别吃!最近很常见
安庆出现!有毒!别摘别吃
有毒!别捡!别买!别吃!
买花别买6种“疾病花”,室内最好别养,别忽视!
春日野菜尝鲜要谨慎 紧急提醒:这些别碰!别吃!
厦门街头大量出现!别吃,小心有毒!

网址: 有毒!别捡!别买!别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26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风信子香味有毒吗对人有害吗
下一篇: 风信子的香气对人体有害吗,水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