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非洲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_李晓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花的需求越来越大,非洲菊是重要的四旁绿化植物,也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非洲菊花朵娇美俊逸,花色丰富,像小太阳,有神秘、敬重互爱、不畏艰难、欣欣向荣的寓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日光温室非洲菊栽培产量稳定,质量好,能周年供应市场,经济效益高,现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非洲菊的形态特征及习性、品种选择、繁殖、定植及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7 方面总结日光温室非洲菊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形态特征及习性
非洲菊又名灯盏花、秋英、太阳花、扶郎花等,是菊科大丁草属的草本植物,植株 30~50 cm,叶多基生,羽状浅裂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丛生(稀有),花柄长。色彩有金黄色、白色、大红色、粉红色、橙色等,花心有棕褐色、黑色、黄绿色等。非洲菊原产于非洲南部,喜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
丰富
冬暖
品种选择
非洲菊的品种按照用途可分为盆栽型和切花型。盆栽型主要是 F1 代杂交种,具花色丰富、生育期短、花期一致等特点。切花类品种花柄长、直挺,花期长、插花寿命长等特点。按花瓣类别分窄花瓣型、宽花瓣型和重花瓣型。根据颜色可分为黄色系、红色系、白色系等,常见的有‘水粉’‘香槟’‘海力斯’‘黛尔非’‘吉蒂’等。一般温室切花栽植宜选择多个品种,要做到花色搭配合理、主次分明。
繁殖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在 4~5 月进行。将去年生长的健壮植株挖起切分成多株,每株带 4~5 片叶进行栽植。分株繁殖易感染病虫害,且较慢,种苗质量不高,较少使用。适应于一些力较强的品种。
繁殖
分蘖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宜在 3~4 月去除生长健壮植株的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茎粗大部分,消毒后种于栽植床。床温保持在 23~24℃,保持湿润,根颈部会陆续长出叶腋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株上可采取插穗 3~4 次,当插穗长到 4~5 片叶后带叶切下,蘸生根粉扦插于,25 天左右即可生根进行移栽定植。扦插繁殖繁殖较慢,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插床
播种繁殖
春播宜在 3~5 月进行,秋播宜在 9~10 月进行,采用 105 孔穴盘,在温室育苗床上育苗,并加盖塑料膜,萌芽期应保持较高的湿度,发芽适温为 20~22℃,播后 3~4 天可发芽。播种后约 45天左右幼苗就能长成,等长到 4~5 片真叶的时候可以定植。种子繁殖后代较易分离,一般应用于盆栽品种的繁殖或育种,不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组织培养
一般于 10 月中旬以前选花梗作为外植体,清洗消毒后把花托切成 3 mm 的小块,放在培养基 MS+BA(10 mg/L)+IAA(0.5 mg/L) 上培养,诱导出芽、长叶,长到 3 cm 时放在继代培养基MS+KT(10 mg/L) 上培养,经过 4~5 个月后试管苗生产量足够时,放在长根培养基 1/2MS+NAA(0.1 mg/L)上培养直到生根成苗。移栽到苗床养护 1 个月即可定植。组培苗繁殖速度快、繁殖苗整齐,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品质高,有利于大面积的切花种的生产,是日光温室栽培中的首选。
定植
整地
非洲菊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种植前施入基肥,每 667 m² 可加入 2000 kg 腐熟有机肥、60 kg过磷酸钙、50 kg 氮磷钾复合肥,均匀撒施后深 翻 35~45 cm, 耙 细 土 壤 后 做 成 高 垄, 垄 宽60 cm、高 30 cm、沟宽 30 cm。生产中也可用基质栽培,但成本较高,常用的基质有草炭加珍珠岩(草炭与珍珠岩按体积比 6:4 配制)或砂质壤土(内加适量腐熟有机肥)加草炭(两者按 1:1体积比例配制)。
土壤消毒
定植高垄做好后铺设薄膜(最好整块的薄膜),全面覆盖整个温室地面,膜下浇透水,浇水后封紧浇水口保证薄膜不能透气。然后盖严温室棚膜密闭 1 个月左右,利用自然光高温杀菌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定植壮苗
4~6 月份较好,一般 3 个月左右就可以开花。选择叶色油绿,根系发达、须根多,叶片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高 13 cm 左右,有 4~5 片真叶的健壮种苗进行定植。定植宜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栽时不可过深,以根颈部略露出土面 1~1.5 cm 为宜。双行交错定植,株距25~30 cm,行距 35~40 cm,4000~4500 株 /667 m²,1 行铺 1 滴灌管栽植后浇透水。
定植以
定植后管理
温度调控
定植初期,温室的温度调控主要通过通风换气和加盖草苫来调节。白天温度控制在 22~25˚C,夜温保持在 18℃左右。定植后 30 天后,非洲菊进入旺盛生长期,白天适宜温度 20~25℃,夜温14~16℃;3 个月左右即进入花期,花期适温不低于 15℃,夜温 15~18℃不宜太高,否则影响正常的花芽分化。白天高于 30℃则停止生长,夏季高温期通过侧膜和顶膜的开启和关闭、改善通风状况和加遮阴网来调节白天温度以免夏季高温引起休眠。冬季低于 10℃时则停止生长,冬季夜晚通过加盖草帘和棉被的方式提高夜间温度。
光照管理
非洲菊喜光照,阳光充足可使植株生长健壮,花色更鲜艳。除定植初期和夏季高温季节光照过强时需适当遮阴外,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越长,产花量越高。每天日照时数要多于 12 h,在低光照时期要进行人工补光。一般人工补光的要求 3500~4000 lx/m²。可采用激光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每 667 m² 可安装 1 台,功率 12 W,安装在温室中间,与非洲菊的花头同高。
水肥管控
定植初期保持湿润,以促进根系发育,一般3~5 天缓苗后再浇水 1 次,宜在 9:00 之前进行。非洲菊抗旱、不耐湿,以后随着植株生长结合天气情况及土壤状况,本着“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来浇水。夏天一般 3~4 天滴灌 1 次,冬季尽量少浇水一般 10 天左右 1 次。宜在早晨或傍晚时分浇水。非洲菊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应注意追肥补充氮、磷、钾肥,缓苗期后每 20 天左右追施 1 次,以氮肥为主,花期前每 10 天左右 1次,以磷钾肥为主,随滴灌隔次施入,把握“薄肥勤施”的原则。进入盛花期后每 15 天用 0.1%的磷酸二氢钾喷施 1 次叶面肥。
摘叶疏蕾
非洲菊基部叶片易枯黄老化,叶片重叠、叶片过密不仅会影响植株的光照和通风条件,还不利于新叶与新花芽的萌生,影响花枝的质量和数量,滋生病虫害。所以要及时去除老叶、黄叶、病虫叶,疏除重叠拥挤在同一方向的多余叶片。摘叶要确保每一个花蕾能有 5~6 片的功能叶,摘叶时注意不要伤及小花蕾。生长初期应摘除早期形成的质量不好的花蕾,以促营养生长,花期疏除长势不佳的花蕾,以保证花的品质。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选用抗病耐病的品种,保持温室卫生洁净,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尽量不重茬,重茬的温室要在整地期做好温室的消毒工作,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一般在缓苗后每隔半个月喷施 1 次广谱杀菌剂。非洲菊常见病害有茎基腐病、叶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立枯病等。如发现病害发生,要及时清除病原物,带出温室并集中销毁,并加强通风改善温室环境,同时喷药防治。茎基腐病可用 6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叶斑病可用 70% 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或 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施;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进行防治;立枯病可喷施甲霜恶霉灵、硫酸链霉素防治;灰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防治。一般每隔 10 天施用 1 次,连续喷 2~3 次。注意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非洲菊主要虫害有斑潜蝇、白粉虱、蓟马、红蜘蛛、蚜虫等。在温室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室内用黄色黏虫板悬挂密度为 30~40 块 /667 m²,诱杀白粉虱、蚜虫等害虫。防治药剂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啶虫脒、吡虫啉等。
采收
非洲菊的花梗挺直,舌状花瓣形成一个完整的花冠,两个环状雄蕊群清晰可见时采收。一般应选择 10:00 前和 17:00 后,采收时应从花梗基部与植株短缩茎节处剪断。采收后的花应立即插在清水中或处理液中,鲜花在放入清水或处理液前需斜剪去 2~5 cm 毛状木质化的底部花梗,使花梗能够吸水。静置在阴凉通风处 3~5 h,让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包装上市。
相关知识
非洲菊切花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切花菊“神马”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研究
西部地区日光温室鲜切花百合栽培要点研究
山区非洲菊切花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切花月季红衣主教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切花百合栽培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切花非洲菊栽培技术
非洲菊组培技术
非洲菊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非洲菊的日常养护管理以及注意事项
网址: 日光温室非洲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520.html
上一篇: 养盆鸡冠花,来波回忆杀~丨小叶子 |
下一篇: 秋季快扦插这样“4种花”,基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