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紫花地丁鉴别

紫花地丁鉴别

紫花地丁又称为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是常用中药。最早见于《千金方》。《本草纲目》中单列紫花地丁一条,李时珍曰紫花地丁“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者起蔓”。每年春、秋二季挖取带花或蒴果的全草,洗净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辛,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瘰疬、黄疸、乳痈、肠痈、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白花地丁冒充紫花地丁入药者,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紫花地丁

多皱缩弯曲成不规则的团块,主根数条,呈长圆锥形,长3~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皱缩而粗糙,为土黄色,波状弯曲,具有须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绿色至绿黄色,叶柄细长,扭曲,叶片极皱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热水浸软摊开后,呈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全体被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多数种子,长圆球形,淡黄棕色;质脆易碎;闻之气味微臭,口尝味微苦而涩,并稍有黏性。

伪品白花地丁

根状茎短,呈细圆柱形,赤褐色或暗褐色。无地上茎。托叶1/2~3/4与叶柄合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有细齿;叶柄长2~12厘米,上部有翅,无毛或有时下部被白色短毛;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先端钝,基部微心形、截形或宽楔形,下延于叶柄,边缘有稀疏的很平的圆齿,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花白色,苞片生于花梗中部,萼片花瓣各5瓣;子房无毛,花柱基部微膝曲向上部渐粗;蒴果为二裂,无毛;口尝之味虽微苦,但没有黏性。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其清热、消肿、消炎作用明显,而伪品白花地丁虽与紫花地丁同为堇菜科植物,但属不同品种,而且不具备真品的功效,不可代替使用。

相关知识

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饮片经验鉴别
紫花地丁详细说明书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紫花地丁的副作用
探寻真正野生紫花地丁的奥秘
【每日一味中药材】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紫花地丁入药部位
紫花地丁就是地丁吗?中药材名的背后真相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紫花地丁(附图片)

网址: 紫花地丁鉴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3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全草类中药紫花地丁如何鉴别? 爱
下一篇: 识别真假紫花地丁(有温度的中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