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探路“耳朵经济”,喜马拉雅走过的“黄金一年”

探路“耳朵经济”,喜马拉雅走过的“黄金一年”

月初,“耳朵经济”火上热搜,声音内容的价值得到广泛认证。

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社会环境和公众情绪的不断变化,内容创作形态也在持续性流变。当下,声音内容以其独特的陪伴感和实用性,正在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听”也随之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看不见,声音能把情感和画面直接传递到我心里。”

“在大多数迷茫的时间,‘听’让我感觉到力量。”

“听播客,解救了我每天1小时的枯燥通勤。”

近日,喜马拉雅发布《2024年度收听报告》,并推出一组用户故事海报,以用户体验审视喜马拉雅的这一年,也以此洞察声音内容的底层逻辑与特点。

“耳朵经济”是大势所趋,在短视频过度刺激视觉的当下,声音带来的全新内容消费体验,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机遇。作为头部音频平台,探路并领跑“耳朵经济”,是喜马拉雅的必由之路。

“好事发声”的一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声音经济产业市场同比增长10.2%,规模达5688.2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7400亿元。同时,2024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了5.4亿人。当声音解放双手和双眼,消费场景的创新为“耳朵经济”插上加速发展的翅膀,互联网媒介迎来了“耳朵时代”。

有专家认为,“音频市场现阶段形成了较明显的以头部平台为领先优势的行业格局,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强。”深耕在线音频领域12年,喜马拉雅在这一赛道具有先天优势。

回顾喜马拉雅的2024,从丰富多元的有声内容到大咖云集的直播对谈,从精心打造的专享权益到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一年时间里,喜马拉雅在充分挖掘声音内容的可能性。

行至年末,一年一度的喜马拉雅“123狂欢节”以“组队听”的玩法发起“百团荣誉战”,通过声音纽带紧密连接创作者与听友。

作为国内首个内容消费节,走到第八年的“123狂欢节”一路见证着行业的成长和变迁。今年“123狂欢节”的活动主题为“总有好事发声”——这也是喜马拉雅的年度注解。

据《2023喜马拉雅中文播客生态报告》数据显示,随着中文播客从小众走向大众,喜马拉雅平台中文播客的听众数量已超2.2亿,约每10个网民中就有2人在收听喜马拉雅的播客内容。另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达到77.8%,稳居在线音频行业第一梯队。

优质内容在吸引用户和实现流量变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最新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平台目前有超过290万名活跃内容创作者。

喜马拉雅的“黄金一年”,也印证着音频作为“热媒介”的价值日益凸显。当速食快餐内容的过度刺激使人们产生视觉“疲惫”,声音的价值也就更为弥足珍贵。

“听”是新潮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们普遍对大量摄入低质量、无营养网络内容而感到焦虑。据英国《卫报》报道,“脑腐”一词当选牛津词典2024年度词汇。所谓“脑腐”,是指“在社交媒体过度消费琐碎或低质量内容而导致人的精神或智力状态恶化”。牛津大学出版社表示,“脑腐”一词凸显出“人们对于过度消费低质量网络内容带来不良影响的担忧”。

麦克卢汉曾提出:“如与口头和听觉文化的高度敏锐的感知力比较,大多数文明人的感知力是粗糙而麻木的。其原因是,眼睛不具备耳朵那种灵敏度。”

长期以来,短视频占据了人们的许多空闲时间,虽然会带来短暂性的娱乐,但这种快速更新的视觉信息,会让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久而久之便会感到疲惫。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也往往缺乏深度和连贯性,难以带来真正的充实感和收获感。

声音内容的走热,打破了人们对视觉的过度依赖,唤起了听觉器官的感知。相较于视频、文字等内容形式,声音呈现出极强的场景适应性,打破了用户收听内容的时空限制,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沉下来、慢下来,更加自主地选择内容并思考内容的意义,从而收获内心真正的平和感。

所以,要摆脱屏幕对双手和双眼的“绑架”,摆脱长时间刷手机、沉浸于垃圾内容中的麻木状态,声音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精神食粮”。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高薇说,“考研期间时间很紧张的,所有碎片时间都被我用起来在喜马拉雅听专业课和政治题。很多考研机构在喜马拉雅有音频课程,听既是放松,能缓解疲劳,也是学习和陪伴。”

电视台退休员工沈坚清表示,“听”是他在退休后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我现在95%靠听,看补充5%,这样可以降低眼睛疲劳,保护眼睛。”

来自陕西的厨师大侠说,每天,他要花12-14小时的时间在厨房里,做着重复性的烧菜工作。“听喜马拉雅”就成了他解闷消遣的首选。

通过这些自述,我们看到了“耳机”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从清晨起床到深夜睡前,从少年儿童到退休老人,从洗漱、通勤、运动到家务、哄娃、助眠,“听”已经全时段、全年龄、全场景陪伴于大众的生活。它摒弃上瘾机制,不再一味撷取用户的注意力,而是兼具陪伴与健康的天然特性,成为生活的陪伴者、情绪的解忧者,打造着一种新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向善向美的文化阵地。

正如新华社联合喜马拉雅发布的《2023国民收听趋势白皮书》显示,从“电子榨菜”到“电子燕窝”,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精神食粮推动着内容消费升级,音频内容对用户的幸福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也曾在采访中表示,“未来,‘耳朵经济’将在情绪价值和知识价值两个维度得到较好释放。”

回到用户身边

“耳朵经济”的发展,体现出用户内容消费习惯的变化,这要求内容创作者和相关平台顺势而变,共同推动音频市场向更加专业化、商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从用户数量来看,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音频市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打造良好的内容创作生态,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是平台与创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我们在喜马拉雅寻找答案。

内容生态的建设,离不开平台的政策扶持。近年来,喜马拉雅推出一系列创作者扶持计划,投入亿级流量和千万奖金助力主播成长;举办“2024有声之夜百强剧社争霸赛”和“2024有声之夜校园赛”,为有声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并为创作者提供书籍版权和商业化层面的扶持,新人主播也可以借助喜马拉雅雄厚的版权资源,自由地创作声音内容。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平台内容百花齐放、繁荣生长。

为了更好地听到创作者和用户的声音,2024年,喜马拉雅先后举办面向创作者和用户的线下恳谈会,企业负责人直面创作者与用户的反馈和诉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平台和创作者、用户共建同行,为喜马拉雅下一步变革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将显著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沉浸式的音频体验。据了解,喜马拉雅已在驱动AI技术辅助创作者,例如驱动有声读物的制作,推出一站式AI音频制作工具“音剪”,降低创作门槛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表示,喜马拉雅非常笃信可以把AI的生产力跟创作者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更好地帮助创作者面对在AI时代的挑战。

赋能内容,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用户。“我们的答案是真正回到用户身边,和创作者、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坚持打磨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同时有效链接用户需求,拥抱并将AI融入新的价值创造中。”余建军如是说。

注意力经济时代,声音内容凭借其独特属性破圈突围,形成新的市场亮点,在吸引各大社交媒体纷纷入局的同时,也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国民收听趋势白皮书》指出,自5G商用以来,在线音频应用场景不断破圈,用户收听音频设备多样。数据显示,有6成用户使用超过两种设备收听音频,车载音频、智能手表、电脑、平板等音频收听设备使用呈递增趋势。音频产业厚积薄发,适逢其时。

据悉,喜马拉雅自2022年第四季开始,截至2023年12月,已连续实现5季度盈利。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这样的成绩,是喜马拉雅勤耕不辍而收获的“黄金时代”,也足以让市场看到“耳朵经济”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深耕音频赛道12年,当声音的价值被更多人看见,当独行者成为探路者,喜马拉雅的坚守,拨云见日。

你今年听了几本书吗?

打开喜马拉雅APP搜索关键词“年度报告”

或者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生成报告

↓↓↓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李佳琦 编辑:刘雨婷阅读原文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光明网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探路“耳朵经济”,喜马拉雅走过的“黄金一年”》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2025,“耳朵经济红利”会是新机遇吗?
财经聚焦丨“耳朵经济”升温,播客能否持续破圈前行?
绍兴探路复合型花经济拉长产业链
喜马拉雅获评“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
江苏连云港:探路假日文旅经济从“一季春”到“四时景”
“泛美丽庭院”建设:走过“黄金”春日,南海绿美升级
七夕全城涌动“浪漫经济”热潮
喜马拉雅红豆杉:西藏特有树种
黄金庆典一年可以开花多少次呢 黄金庆典一年开几次花
【走过四季看莱芜】 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黑峪村:以花为媒 发展“花样”经济

网址: 探路“耳朵经济”,喜马拉雅走过的“黄金一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4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剪寒梅雪中傲=下联
下一篇: 徐琴:格桑花盛开在喜马拉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