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又名乌拉尔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对环境适应性极强,但在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中生长更好,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甘草以根及根茎入药,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中草药,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补气和中、泻火解毒、强筋健骨;主治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疼、臃肿疼、小儿胎毒等症;还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降血脂、中枢抑制镇痉等作用,被赞为“药中之王”。
随着我国甘草需求量不断增长,通过人工采挖野生资源的方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发展,也造成对野生资源的破坏。而传统的人工种植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生长周期长,毛草比例大,成品率底,根颈不长,侧根侧颈多,根颈直径均匀度差,效益低等缺陷。更重要的是,目前人工种植对甘草生长干预度过高,且化肥、生长调节剂、农药等大量施用,导致甘草药用品质明显下降,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甘草仿野生栽培成为一种新趋势。
魏胜利、王文全等人公开了《甘草仿野生栽培与甘草野生资源保护》,披露了采用野生甘草地下茎为繁殖材料,辅以粗放的管理,即可获得质量与野生甘草相当的优质甘草。虽然为人工种植甘草提供一种思路,但由于野生甘草资源急剧减少,再以野生甘草地下茎为繁殖材料,依然以破坏野生甘草资源为前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野生甘草资源匮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以野生甘草种子为繁殖材料,选择光照充足的野生坡地,并将其整作成适合甘草生长的畦,既减少积水对甘草生长的危害,又能保证地下土壤温度的持续性,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积累,提高甘草药用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包括步骤:1)选地,2)整地与施肥,3)播种,4)定苗,5)适时管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地要求是:选择坡度为10-15°,背风向阳且土壤沙含量为3-7%的坡地,距离所选地周围2-3m处有矮小无花植被覆盖;所述步骤2)整地要求是:先将所选坡地翻耕25-30cm,再在所述坡地作斜面畦,畦面宽30-35cm、外侧高8-10cm,内侧高5-7cm,畦与坡地呈垂直角度,畦间距40-50cm;整好地后,向畦面施入腐熟农家肥2-3cm,5-7天后,用质量浓度为1-1.5%的石灰水浇灌畦面,以深入畦面3-5cm为准,然后充分晒田,待畦面土不粘手时黑膜覆盖。
进一步,所述步骤3)播种要求是:播前将野生甘草种子置入98%浓硫酸溶液中浸种6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2-3次并在通风阴凉处晾种5-8小时,再将处理过的种子与拌种剂按质量比为1:3-5的比例拌种,然后采用点播器播于畦面。
进一步,所述拌种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柏末5-10份、石榴皮3-8份、滑石粉1-3份、高岭土5-10份、腐熟马粪18-25份。
更进一步,所述的拌种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滑石粉和高岭土在58-80℃条件下炒制15-20分钟后,装入沙袋并埋入黄土中,24小时后取出,得炒制材料a,其中,埋入黄土深度30-50cm,黄土湿度10-15%;
2)将黄柏末和石榴皮破碎,并过50-70目筛后,得到细粉材料b;
3)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炒制材料a和细粉材料b混入腐熟并干燥的马粪中,即得拌种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选择背风向阳坡地种植甘草,既能增加光照时间,促进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又能防止积水导致的烂根现象,且土壤中含沙量科学合理,从而提高昼夜温差,有机糖分的合成和积累量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制作斜面畦种植甘草,畦面和坡面形成凹槽状可储水储肥,从而保证了肥效的持久性,同时,黑膜覆盖畦面后增加热量的吸收,并减少了杂草的生长,更增强了畦面构造的稳定性,保证畦面不被雨水冲刷;
2)本发明在播前处理种子后,再采用自制拌种剂拌种,既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又能改善种子对养分的吸收,更能促使甘草根茎增长增长,从而保证甘草种植品质;
3)本发明在出苗后不再进行人工干预,保证甘草自然野生式生长,避免了传统人工种植破坏甘草野生的天然属性,同时也不施入化肥,减少了化肥对药用成分的损害,但又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4)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甘草4年后采挖,试验数据表明,病虫害发生率降低2.7%,产量相比粗犷式野生种植提高24.5%,药用品质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阳坡地作畦及畦面种植甘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以下实施例1-4中,所选种植地经测土后,确认土壤肥力、酸碱度和天气环境具有可比性,实施例4为对照组。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所示:(1)为坡地,(2)为斜面畦,(3)为种苗;
1)选地:在甘肃平凉某地,选择坡度为10-15°,背风向阳且土壤沙含量为3-7%的坡地(1)1亩,距离所选坡地(1)周围2-3m处有矮小无花植被覆盖;
2)整地与施肥:先将所选坡地(1)翻耕25-30cm,再在所述坡地作斜面畦(2),畦面宽30-35cm、外侧高8-10cm,内侧高5-7cm,畦与坡地呈垂直角度,畦间距40-50cm;整好地后,向畦面施入腐熟农家肥2-3cm,5-7天后,用质量浓度为1-1.5%的石灰水浇灌畦面,以深入畦面3-5cm为准,然后充分晒田,待畦面土不粘手时黑膜覆盖;
3)播种:播前将野生甘草种子置入98%浓硫酸溶液中浸种6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2-3次并在通风阴凉处晾种5-8小时,再将处理过的种子与拌种剂按质量比为1:3-5的比例拌种,然后采用点播器播于斜面畦的畦面;
其中,所述拌种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①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黄柏末5-10份、石榴皮3-8份、滑石粉1-3份、高岭土5-10份、腐熟马粪18-25份,然后采用以下方法制作:
a、将滑石粉和高岭土在58-80℃条件下炒制15-20分钟后,装入沙袋并埋入黄土中,24小时后取出,得炒制材料a,其中,埋入黄土深度30-50cm,黄土湿度10-15%;
b、将黄柏末和石榴皮破碎,并过50-70目筛后,得到细粉材料b;
c、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炒制材料a和细粉材料b混入腐熟并干燥的马粪中,即得拌种剂。
4)定苗:待出苗后的10-15天后进行定苗,根据甘草的生长期确定种植密度,为保证甘草药用品质,保苗株树为10000-12000株/亩;
5)适时管护:定苗结束后,封闭种植地,使甘草自然生长4年后,采挖。
实施例2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所示:(1)为坡地,(2)为斜面畦,(3)为种苗;
1)选地:在甘肃平凉某地,选择坡度为10-15°,背风向阳且土壤沙含量为3-7%的坡地(1)1亩,距离所选坡地(1)周围2-3m处有矮小无花植被覆盖;
2)整地与施肥:先将所选坡地(1)翻耕25-30cm,再在所述坡地作斜面畦(2),畦面宽30-35cm、外侧高8-10cm,内侧高5-7cm,畦与坡地呈垂直角度,畦间距40-50cm;整好地后,向畦面施入腐熟农家肥2-3cm,5-7天后,用质量浓度为1-1.5%的石灰水浇灌畦面,以深入畦面3-5cm为准,然后充分晒田,待畦面土不粘手时黑膜覆盖;
3)播种:播前将野生甘草种子置入98%浓硫酸溶液中浸种6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2-3次并在通风阴凉处晾种5-8小时后,采用点播器播于斜面畦的畦面;
4)定苗:待出苗后的10-15天后进行定苗,根据甘草的生长期确定种植密度,为保证甘草药用品质,保苗株树为10000-12000株/亩;
5)适时管护:定苗结束后,封闭种植地,使甘草自然生长4年后,采挖。
实施例3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在甘肃平凉某地,选择平坦良田1亩,距离所选地周围2-3m处有矮小无花植被覆盖;
2)整地与施肥:将所选地翻耕25-30cm后,作畦,畦面宽30-35cm、高8-10cm,畦间距40-50cm;整好地后,向畦面施入腐熟农家肥2-3cm,5-7天后,用质量浓度为1-1.5%的石灰水浇灌畦面,以深入畦面3-5cm为准,然后充分晒田,待畦面土不粘手时黑膜覆盖;
3)播种:播前将野生甘草种子置入98%浓硫酸溶液中浸种6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2-3次并在通风阴凉处晾种5-8小时,再将处理过的种子与拌种剂按质量比为1:3-5的比例拌种,然后采用点播器播于畦面;
其中,所述拌种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①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黄柏末5-10份、石榴皮3-8份、滑石粉1-3份、高岭土5-10份、腐熟马粪18-25份,然后采用以下方法制作:
a、将滑石粉和高岭土在58-80℃条件下炒制15-20分钟后,装入沙袋并埋入黄土中,24小时后取出,得炒制材料a,其中,埋入黄土深度30-50cm,黄土湿度10-15%;
b、将黄柏末和石榴皮破碎,并过50-70目筛后,得到细粉材料b;
c、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炒制材料a和细粉材料b混入腐熟并干燥的马粪中,即得拌种剂。
4)定苗:待出苗后的10-15天后进行定苗,根据甘草的生长期确定种植密度,为保证甘草药用品质,保苗株树为10000-12000株/亩;
5)适时管护:定苗结束后,封闭种植地,使甘草自然生长4年后,采挖。
实施例4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在甘肃平凉某地,选择平坦良田1亩,距离所选地周围2-3m处有矮小无花植被覆盖;
2)整地与施肥:将所选地翻耕25-30cm后,作畦,畦面宽30-35cm、高8-10cm,畦间距40-50cm;整好地后,向畦面施入腐熟农家肥2-3cm,5-7天后,用质量浓度为1-1.5%的石灰水浇灌畦面,以深入畦面3-5cm为准,然后充分晒田,待畦面土不粘手时黑膜覆盖;
3)播种:播前将野生甘草种子置入98%浓硫酸溶液中浸种6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2-3次并在通风阴凉处晾种5-8小时后,采用点播器播于畦面;
4)定苗:待出苗后的10-15天后进行定苗,根据甘草的生长期确定种植密度,为保证甘草药用品质,保苗株树为10000-12000株/亩;
5)适时管护:定苗结束后,封闭种植地,使甘草自然生长4年后,采挖。
经上述实施例1-4的试验种植4年后,采挖并对产量和甘草品质予以检测分析,其结果表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4,其病虫害发生率降低2.7%,产量同比提高24.5%,药用品质明显提升;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4,病虫害发生率降低0.2%,产量同比提高2.0%,药用品质提升不明显;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4,其病虫害发生率降低1.2%,产量同比提高17.8%,药用品质明显提升。说明仅采用本发明选地和整地方案时,其甘草产量和品质有提升,但并不明显;当仅采用本发明种子处理和拌种剂拌种时,其产量提高较明显,药材品质也有明显提升,病虫害降低也较明显,而采用本发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及拌种剂拌种时,各项指标提升最明显,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相关知识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有机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重楼仿野生栽培方法及重楼仿野生栽培设备与流程
一种黄芪的仿野生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淫羊藿的仿野生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白芨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黑皮鸡枞菌的仿野生种植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仿野生林下种植黄精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定向培育方法
网址: 一种甘草仿野生种植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868.html
| 上一篇: 一种黑皮鸡枞菌的仿野生种植方法及 |
下一篇: DB43T 2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