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庙坡林场地属南华县境内,地处“两州三县”(楚雄州南华县、姚安县,大理州祥云县)接壤区域,总面积8.91万亩,林地面积6.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林区内有8个村委会58个村民小组2260户10566人,林农交错复杂,生产生活活动繁杂,道路、便道繁多,防火形势异常严峻。林场自1963年1月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护林人和林区群众把守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作为共同使命和责任担当,上下齐心、齐抓共管,久久为功、一以贯之,保持了连续60年无一般及以上森林火灾的佳绩,在推动生态发展、维护林区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化“三方宣传”,念好防火“紧箍咒”。强化重点宣传。围绕重点人员、重点地段、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牌、出动防火宣传车、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印制《森林草原火灾安全手册》、五彩旗、手提袋、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张贴森林草原防灭火令,适时发布森林火险信息,树牢“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意识。强化案例宣传。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在林区村组大力宣传森林草原火灾典型案例,对违反火源管理的人员采取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公开通报曝光、督促现身说法、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强化全域宣传。坚持“三包三讲”工作法,按照“林场班子成员包村、林场职工包组、护林员包户”“三包模式”,开展“村组干部集中讲、群众会上一定讲、广播跑村随时讲”“三讲活动”,做到防火期一进林区听得到防火宣传、看得到防火标语、遇得到防火队员,使防火护林成为林区群众的共同意识。
二、建强“三支力量”,织密防火“责任网”。建精专业力量。组建并长期稳定保持县级森林消防专业队1支20人,聘用护林员23人,实行网格化责任包保制度,定时定岗定责开展巡山护林,全面织牢防火网。建强基层力量。加强与林区内8个村党总支的共建共防,引导村民小组制定村规民约防范火灾,广大党员、干部、护林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坟头等重点区域开展重点巡查检查,以“巡逻+宣传”的方式抓好火源管控。发动群众力量。坚持森林火灾群防群治,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每年分类别与林区内的58个村民小组、55户牧主、4所学校和2家企业负责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切实把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落实到乡镇长、村主任、村民小组长、护林员、户长及林权所有者“六个关键人”身上,形成了“责任人人有、防火人人抓”的浓厚氛围。
三、紧盯“三个关键”,筑牢森林“防火墙”。紧盯重点人员。坚持“防火就是防人”的理念,管住“五种人”,全面落实林区内23名特殊人员的监护和监管责任,由一个护林员、一个村干部、一个监护人对一个特殊人员进行联合监管,严防特殊人员玩火失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紧盯重点哨卡。加强防火检查哨卡的管理,在进山路口、墓地等关键部位设置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5个、木材检查站1个,对进入林区的车辆、人员进行森林草原防火扫码、宣传、登记并收缴火种,从源头上控制火源进入林区。紧盯重点火源。严格落实“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措施,严防“四类火”,加强对林区群众活动区域、高压线路附近等重点区域的监控和巡查,安排专人跟踪管理,严防火灾发生。
四、健全“三项保障”,打牢防火“基础桩”。健全物资经费保障。将林场专业队养队经费、森林火灾保险县级配套保费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专项用于防火专业队养队、防火宣传等工作。强化物资投入,林场长期储备风力灭火机9台、动力喷水灭火机8台,水枪、灭火弹、油锯、阻燃服等防火物资储备充分,确保发生火情时能拿得出、用得上、扑得灭。健全应急值守保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对瞭望监测区域实行24小时瞭望监控,利用1个野外视频监控对林区人员活动情况及火情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健全依法治林保障。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的工作方针,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与森林公安的协调,采用卫星遥感“天上看”,林区网格员“地上巡”,符合用地“及时批”,违法问题“及时查”,严厉打击毁林开垦、盗伐林木和违规野外用火等行为,守住六十年的翠绿林海,守好林区群众的幸福平安。
相关知识
南华县天子庙坡林场六十载“接绿”长跑 一甲子青山常秀
楚雄州林下“生金”绘就绿富同兴新图景
春风吹过一甲子
27年休养生息 麦秀林场绿进豹归
黎平县国营花坡林场木材加工厂
广西七坡林场台湾花卉产业园新春花海开园
南华:百菌出青山
七坡林场台湾花卉产业园春节前后游客量突破8万人次
宁夏彭阳草庙林场积极开展春季山桃、山杏病虫害防治工作
京西林场与社区居民共建绿色家园
网址: 南华县天子庙坡林场六十载“接绿”长跑 一甲子青山常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966.html
| 上一篇: 江西明月山林场拓展林下中药材种植 |
下一篇: 2025年海南省科技特派员项目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