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农业线虫综合防治技术:从线虫种类识别到科学用药及新药推荐

农业线虫综合防治技术:从线虫种类识别到科学用药及新药推荐

植物线虫是一种蠕虫状微生物,栖息在土壤中,会吸收植物细胞(通常是根部)发育和繁殖所需的养分,对寄主植物造成严重损害。与巴西一年生作物相关的主要物种是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 爪哇草), 根部病变线虫 (短尾线虫玉蜀黍)、大豆胞囊线虫(甘氨酸异毛虫) 和肾线虫 (肾形轮状线虫),通常与大豆、玉米、蚕豆、棉花、甘蔗、向日葵等作物有关。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

1 线虫种类与危害特征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高度专化的植物病原生物,虽体型微小(0.3-6mm),却可造成全球农业每年高达7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目前全球已发现4832种植物寄生线虫,其中13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威胁。这些线虫通过口针穿刺植物根系细胞,吸食养分并注入分泌物,导致根系形成巨型细胞或畸形发育,严重破坏植物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系统。

国内根结线虫危害等级示意图

1.1 主要线虫种类及其危害特点

线虫类型

代表种类

危害特点

主要受害作物

根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

根系形成串珠状或块状根结,阻碍水分养分吸收,植株矮小黄化

瓜类、茄果类、胡萝卜等30多种作物

胞囊线虫

大豆胞囊线虫、甜菜胞囊线虫

雌虫体壁硬化形成胞囊挂在根系上,每胞囊含卵200-600粒,导致植株生长衰退

大豆、甜菜、谷物等

茎线虫

甘薯茎线虫、马铃薯茎线虫

侵染块茎和茎秆,引起组织坏死、腐烂,贮藏期继续为害

甘薯、马铃薯、洋葱

迁移性线虫

根腐线虫、剑线虫

不固定寄生,在根系间迁移造成多处伤口,引发次生病害

香蕉、柑橘、观赏植物

根结线虫是最具破坏力的类群,其雌虫可孤雌生殖,单雌产卵量达300粒,在棚室内一年可发生10代。它们主要分布在土层10-20厘米处,具有趋水性和趋化性,土壤湿度40%-70%最适宜其活动。受侵染作物初期表现为叶片黄化、生长迟缓,严重时植株矮化萎蔫,减产可达60%甚至绝收。

胞囊线虫的独特危害在于其胞囊可脱离根系在土壤中长期存活(3-10年),成为难以清除的持久性虫源库。大豆胞囊线虫病可使大豆减产30%-50%,且连作田块虫量呈指数级增长。

茎线虫的特殊性在于能通过种薯传播并耐受低温,甘薯茎线虫在-15℃仍可存活,导致窖藏甘薯大量腐烂。马铃薯茎线虫则与马铃薯癌肿病协同为害,加重损失。

根结线虫危害特点

2 防治药剂类型与应用技术

线虫防治药剂根据作用方式可分为熏蒸剂非熏蒸剂两大类,每类药剂具有特定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技术要求。

根结线虫防治药剂产品

2.1 熏蒸型杀线虫剂

药剂类型

代表产品

作用机制

应用要点

卤代烃类

氯化苦

使线虫蛋白酶烷基化失活

需专用注射器施药,安全间隔期30天以上

硫代异硫氰酸酯类

棉隆、威百亩

释放异硫氰酸甲酯使线虫中毒

要求土壤湿度>60%,地温>10℃,覆膜熏蒸15-20天后松土透气7天方可种植

熏蒸剂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杀灭土壤中的线虫、病原菌及杂草种子,但操作复杂且对环境影响大。如棉隆在潮湿土壤中分解为异硫氰酸甲酯、甲醛和硫化氢,兼具杀菌杀虫除草效果,但技术要求高,主要用于生姜、三七等高附加值作物。

2.2 非熏蒸型杀线虫剂

药剂类别

代表品种

作用机制

特点与应用

有机磷类

噻唑膦、氯唑磷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合成

具内吸传导性,持效期约2个月

抗生素类

阿维菌素(B2)

干扰神经传导使线虫麻痹

对光敏感,持效期短(10-15天),易产生抗性

微生物类

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孢

寄生线虫卵及幼虫,分泌几丁质酶破坏表皮

受土壤条件影响大,需20-30℃适宜温度

生物刺激素

甲壳素、壳寡糖

诱导植物产生几丁质酶,增强自身防御

安全性高,多与化学药剂复配增效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氟吡菌酰胺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阻断能量供应

持效期长达80天,对作物安全

噻唑膦作为主流非熏蒸剂,可通过沟施、穴施或灌根施用。其水乳剂型因不伤根、不烧苗,成为苗期安全用药的首选。但长期单一使用已导致部分地区线虫产生抗药性。

淡紫拟青霉作为生物防治代表,对线虫卵寄生率可达60%-90%,但要求土壤pH值6-7,有机质含量丰富。在盐渍化土壤中效果下降,需增加用量。

根结线虫防治药剂有限成分及其种类

3 最新杀线虫剂化合物

农药研发的创新方向聚焦于高效低毒和环境兼容性,近年来涌现出多种新型杀线剂:

三氟咪啶酰胺(Reklemel™):科迪华研发的首个磺酰胺类杀线虫剂,2025年在美国加州上市(商品名Salibro® CA)。其独特作用机制被IRAC归为N-UN(未知)分类组,通过快速抑制线虫运动和侵染性,几天内导致死亡。该药剂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剑线虫等高效,可通过滴灌灵活施用,持效期长且与土壤有益生物兼容。田间试验表明,其能减少根系损伤35%以上,提升作物产量潜力。氟烯线砜:以色列马克西姆(现安道麦)研发的杂环氟代烯基砜类化合物,作为脂质能量代谢抑制剂,阻断线虫能量储备。不同于传统杀线剂,其效果不可逆转,线虫接触48小时内死亡,对卵、幼虫、成虫均有高效杀灭作用。作用于卵时干扰胚胎发育,作用于幼虫则引起僵直瘫痪,削弱取食能力。氟吡菌酰胺(路富达®):拜耳开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通过干扰呼吸作用使线虫僵直死亡。其最大特点是在根际均匀分布,持效期长达80天以上。41.7%悬浮剂15000倍液灌根,对根结线虫抑制率达85%-95%,兼防菌核病、白粉病等。但因专利保护期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高附加值作物。

拜耳路福达氟吡菌酰胺

氧线威(Sulfoxamyl):中国宁夏宏晟化工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新药,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其生物活性优于杀线威和噻唑膦。室内生测显示,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LC50为7.41-12.52mg/L(24-72h),对卵孵化抑制率IC50为59.48mg/L(7d)。适用于豆类、薯类、蔬菜等多种作物。表3:最新杀线剂化合物特性与应用

化合物名称

研发公司

化学类别

作用机理

适用作物

优势特点

三氟咪啶酰胺

科迪华

磺酰胺类

抑制运动性和侵染性

蔬菜、果树、马铃薯、葡萄

环境兼容性好,滴灌适用

氟烯线砜

安道麦

杂环氟代烯基砜

阻断脂质能量代谢

果蔬、大田作物

杀灭各阶段线虫,不可逆效应

氟吡菌酰胺

拜耳

羧酰胺

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番茄、黄瓜、西瓜、葡萄

持效期长,兼防真菌病害

氧线威

宁夏宏晟

氨基甲酸酯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豆类、薯类、蔬菜

活性优于噻唑膦,杀线谱广

阿维菌素B2

多家企业

大环内酯衍生物

增强GABA释放

各类经济作物

对胞囊线虫、茎线虫活性高

4 推荐杀线组合药剂

4.1 高效复配方案

阿维·噻唑膦组合

(1)配比:5%阿维菌素+10%噻唑膦颗粒剂2000克/亩穴施,或20%悬浮剂灌根。

(2)优势:阿维菌素快速触杀幼虫+噻唑膦长效抑制虫卵孵化。

(3)效果:虫口密度降低85%以上,持效期延长至60-70天。

(4)适用:番茄、黄瓜等设施蔬菜定植前土壤处理。

根结线虫状

噻唑膦·氨基寡糖素组合

(1)配比:10%噻唑膦颗粒剂1.5公斤+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毫升/亩。

(2)优势:噻唑膦杀线+寡糖素诱导抗性并修复根系。

(3)效果:防效提升15%-20%,同时促进植株新根发生。

(4)适用:连作障碍严重的老棚土壤改良。

阿维·淡紫拟青霉组合

(1)配比: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10亿孢子/克淡紫拟青霉粉剂500克/亩。

(2)优势:化学药剂速效+生物制剂持效,减少抗性风险。

(3)效果:对卵寄生率达90%,幼虫杀灭率75%以上。

(4)适用:有机种植基地及环保要求高的产区。

4.2 三元增效方案

噻唑膦+阿维菌素+木醋液组合

配比:20%噻唑膦水乳剂750毫升+5%阿维菌素250毫升+木醋液1500毫升/亩。作用机理: 木醋液增强药剂渗透性,溶解线虫体表蜡质层 协同提高对卵孵化的抑制率(100倍稀释液下孵化率为零) 木醋液中的有机酸和酚类物质直接抑制线虫呼吸。应用效果:在樱桃番茄上应用,根结指数降低86.3%,增产22.7%。使用方式:兑水750公斤灌根,每株200-300毫升。

5 综合防治策略与实践建议

5.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植物检疫:严格管控种苗调运,防止松材线虫、水稻干尖线虫等检疫性线虫扩散。抗性品种:选用抗根结线虫番茄品种(如FA-189)、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如中黄57)。生态调控水旱轮作:水稻-蔬菜轮作可减少60%线虫基数 诱集作物:在发病棚室种植菠菜、小白菜等速生诱集作物,30天后连根拔除销毁 拮抗植物:种植万寿菊、孔雀草等释放α-三联噻吩,抑制线虫孵化。

5.2 精准施药技术

闷棚后生物修复

(1)夏季高温闷棚(覆膜15天,土温>50℃)后。

(2)增施腐熟有机肥5吨/亩+淡紫拟青霉生物菌剂2公斤/亩。

(3)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预防再侵染。

定植期药剂保护

(1)移栽时用41.7%氟吡菌酰胺15000倍液蘸根。

(2)定植后7天沟施10%噻唑膦颗粒剂1.5公斤/亩。

(3)形成根系保护层。

生长期动态防控

(1)发病初期:20%阿维·噻唑膦悬浮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200毫升。

(2)配合冲施壳寡糖500毫升/亩,增强植株抗性。

(3)间隔20天再施一次,共2-3次。

5.3 土壤健康管理

线虫高发与土壤退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土壤pH值低于5.0时线虫危害加重,而有机质含量>3% 可显著降低发病率。推荐措施:

酸化土壤改良:施用石灰氮80-100公斤/亩,调节pH至6.5-7.0。生物有机肥替代:减少化肥用量30%,增施微生物有机肥(含解淀粉芽孢杆菌、放线菌等)。作物残体处理: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根,用5%茶枯水+生石灰消毒农具。

6 未来发展趋势

线虫防治领域正经历三大转型:

绿色农药研发:2025年全球将上市5种新型生物杀线剂,包括基于RNA干扰技术的基因农药,实现种线虫精准调控。抗性管理策略:推行作用机理轮换使用计划,如将SDHI抑制剂(氟吡菌酰胺)与神经作用药剂(噻唑膦)交替使用。精准施药技术: 基于土壤线虫快速检测芯片的动态预警系统 滴灌同步施药技术(如三氟咪啶酰胺滴灌应用),减少用药量40% 纳米缓释颗粒剂开发,延长药剂持效期。

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以微生物制剂为核心化学农药为辅助农业生态调控为基础的线虫综合治理体系将成为主流方向。种植者需根据作物价值、土壤状况和环保要求,科学选择防治策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安全的平衡。

相关知识

农业线虫综合防治技术:从线虫种类识别到科学用药及新药推荐
花卉线虫综防技术.pptx
农资导航者:根结线虫防治用药
预防线虫是关键综合治理为上策
日光温室根结线虫综合防治技术
花卉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
兰花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pptx
根结线虫为什么这么难治,根结线虫防治用药
根结线虫及防治方法

网址: 农业线虫综合防治技术:从线虫种类识别到科学用药及新药推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79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三氟吡啶胺、三氟杀线酯—已在中国
下一篇: 月季根结线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