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学的是花艺 学会的是生活

学的是花艺 学会的是生活

(原标题:学的是花艺 学会的是生活(组图))

人物名片

孙瑞珍:蘭溪花艺生活馆创始人,从事花艺行业12年。女报记者 任婷婷 摄影 记者 梁大磊“花是种伟大的存在”

从事花艺行业12年,孙瑞珍觉得凡是能亲手去实践的事情,都是令人幸福和快乐的,“过去济南的花材种类非常少,个人用花几乎没有,主要都是商务用花、节日礼物。”她说从2015年开始,个人对于花的需求明显增多。

大多数人的观点仍停留在花卉市场的“鲜花批发”之上,只把鲜花当做一种摆设和物件,“很多花艺师对于自我的要求很高,鲜花的质量、核心技术、客户喜好,其实是很复杂的美学。”核心技术,是作为一名花艺师的看家本领;人花合一,是很多花艺师都在追求的状态。

“很多人不想被叫做花瓶,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但其实花器就是每束花的归属。”在孙瑞珍的观念里,花是一种伟大的存在。“人类的欣赏,并不是花去绽放的意义。”她走在山间,看见在一片野草中,或者是依偎在石头旁竞相开放的野花,也会心生感慨,即使无人欣赏,也在努力开放。

学会花艺就学会了生活

孙瑞珍认为自己和一枝花一样,只是这个世界很小很小的一个个体,有很多缺点,只是12多年专注做一件事稍微比别人多了些经验。所以,她现在基本上只醉心于自己的创作、教学和文史哲专研。越做越大的花艺生意和品牌,更多地由工作伙伴打理。

她说:“学花艺其实是在学生活,花艺学好了自然会欣赏风景、欣赏音乐,懂得衣着打扮,修缮自身气质。”在不容易时,人们总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而努力开放的花,加上一份纯手作的美好事业,这其中有让孙瑞珍坚持下去的理由。

花束无法通过生产线来完成,因此孙瑞珍的手艺活很足,思考时一副停滞的神态。看似普通的花卉,在她的手里焕发出各种可能。“在花儿以某种造型的姿态,归属于花器前,自然生长的状态各异,而花艺师在这其中留下的则是手作的痕迹。”审美意识是花艺师的最基本的涵养,生活积淀过后的丰富情感,才能完成打造花艺时与花的对话,用一个完整的花艺作品去表达自己。

品味花朵的终极意义

非洲菊,又名弗朗花、太阳花,这12年来,她一直对它无比喜爱。“刚入行的时候,也是在花卉市场,每天早上不同颜色的弗朗花,每一朵都用透明的花套保护好,拆开花套的那一瞬间,花瓣全部顺势打开,就像在跟你打招呼一样。不像玫瑰,总是很高冷地包在一起。”孙瑞珍说。

当过科研室的药物实验员,做过小学老师,转身离开后,一年四季的花海让她幸福无比。

“直言不讳地讲,我很不喜欢把鲜花放在鸟笼里的花艺作品。鸟笼代表囚

禁,那不该是花的归属;这种禁锢

的感觉,也不该是花艺的体现。”孙瑞珍说人与花之间是一种

微妙的关系,甚至不该用

手去触碰花瓣,这种接触

会让花更快氧化、加速

凋谢,“花的绽放有限,我想让它们美得久一点”。

花教会她坚持与改变,花带给生活很多美好,她就要更用心地去照顾它们,“你想把花带到生活当中,其实就是渴望自己与自然融合,每朵花的不同与变化,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生活体验。”她说,绽放在每一个花期,正是花的终极意义。

人物名片

张煜:九月花棚主人,离开媒体4年,转型成为“花农”。女报记者 任婷婷 摄影 记者 梁大磊花房姑娘

女人如花。很多女人梦想有一座私人花园,梦想有一座四季春暖花开的温暖花房。有这样一群姑娘,她们一手能完成你心中的鲜花景色,这正是因为她们的心中有座别致的花园。即日起,女报推出“花房姑娘”系列报道,带您走入几位花房姑娘的世界。

为了当花农“提前退休”

在很多人看来,大棚一定与农业相关,现代都市里的美好事物如此之多,潜身进入大棚,对于现代人来说并非易事。浇水,翻地,观察每一株多肉的生长状态,照料状态差的植物……这其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完成与自然的对话。

清晨在大棚,日落之前张煜都会在自己的多肉花店里,待上一整天。上午九点钟,就在记者刚刚走进这家店时,她正在为最早一批的顾客选购的多肉进行移盆。张煜特意造出了几个多肉的盆景,她说和鲜花一样,多肉植物在进行拼盘组合时,也是要经过不停地调整,“形态有错落,颜色不冲突,这是最基本的。”

4年前,从媒体行业离开之后,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植物行业。“在我的人生规划中,当一名花农本来应该是退休之后的事情,目前是提前退休了。”张煜说起这些时,一种幸福和向往的生活状态从她的眼中折射了出来。

两种生活角色的转换,过程很艰难,还要时刻与要放弃的念头做抗衡,但她认为,选择哪一种生活,根本是要知道自己真正想到的,并且有所取舍。

梦想照进了现实

“其实开始我的花棚也是以绿植为主,但是越到后来越发现自己对绿植无感了。”开始迷恋上多肉,是因为一种叫做凌娟长生草属的景天科多肉。张煜说,跟多肉打交道这些年,对凌娟的喜爱一直没变。“温差大的季节,叶片会变成深红褐色,光线不足的地方,虽然也能生长,但色彩会变得平淡,茎也会变得柔弱。”张煜对凌娟爱不释手,这是她接触的一个多肉品种,它也很稀有。

“五六年前我相中了别人的一个老桩多肉,多次登门拜访,对方都不肯给我,最后我用900块收购下来,那么这也是促成我亲手建立一个大棚的原因。”张煜的九月花棚,隐居在济南一处花卉市场内,多肉大棚则在济南工业北路附近。她常常说自己即幸运又幸福,花棚是生活,而大棚是梦想,她的人生兼得之。

与多肉为伍 与花棚相伴

每天晚上8点至9点是张煜的兴奋时段,每到这时她就充当起花棚的客服。她说很多人都喜欢多肉,但一买回去就会碰到很多养护方面的问题。就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位老顾客还拎着自己生虫的多肉,来请张煜帮忙“医治”。

她常常被朋友说,有顾客来到花棚也不主动搭话,没有一个主人的样子,“我本身脾气很直,有问题我很乐意解答,但基本不会主动搭话,我想把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留个每一位顾客,能沉下心来去感受和挑选自然的氛围。”

在城市中生活,让很多人被动地缺少了和自然的联系。多肉一直被称为是治愈系小萌物,十年前大批多肉进入济南,“最早一批开始做多肉生意的人,都会去研究多肉的历史根源等,一些多肉品种都是杂交而来的。”

在养殖多肉的过程中,会出现其本身的变异,“出锦、缀化、石斑等等,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概率并不大,原则上讲这些‘变异’的多肉也是会升值的。”张煜说,这很像不同的人生轨迹,在预设的情境中总会冒出很多意外,有的惊喜,有的措手不及,也许这也正是其珍贵之处。

张煜说自己向往自由,整个花棚和多肉大棚的风格都很“自我”,“也就是遵从内心吧,有时候会被同行彷佛一些造型创意,这很痛苦,但也让我保持向上,向新。”

相关知识

生活花艺入门:学100种生活插花
很多人说花艺是一门艺术,其实花艺培训是对生活的深度热爱
花艺学,花艺学的意义
大学生花艺学概论课程的心得体会一千字
学创意花艺 给生活添彩
学庚花艺培训学插花,乌当区学花艺创业开花店品牌
学花艺主要入门教程都学习的插花技巧
学庚花艺培训学插花,上海花艺培训机构
零基础也能学会的花艺培训,让你成为花艺达人
学花艺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网址: 学的是花艺 学会的是生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87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翡翠仙人掌寓意解析:一幅独特
下一篇: 春季生长期多肉换盆,先看选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