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起底进口水果造假产业链 假标签泛滥成灾

起底进口水果造假产业链 假标签泛滥成灾

近日,央视记者走访部分水果市场,揭露了假冒进口水果的现象。包装盒上印满日文的秋月梨其实来自山东;南非橘子替换标签后立刻“变身”澳柑;国产葡萄披上“洋外衣”,价格从6元一斤暴涨到66元。所谓的“进口水果标签”甚至可以从网上直接购买,每张贴纸只需两三分钱。

在水果市场上,打着“进口”旗号的高级水果以品质保证、特殊风味和稀缺性吸引消费者。然而,很多消费者可能想不到,花高价买来的进口水果可能是披着“洋外衣”的国产水果,这种现象在市场上并不罕见。

据央视记者调查,所谓进口葡萄的包装盒上缺少产地、包装厂名及代码等信息,深入调查后发现,假冒进口水果卖高价的行为普遍存在。商家冒充进口水果主要是为了攫取利润,因为“进口”二字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意味着高品质和高档次。商家通过欺骗手段迎合这一心理,赚取高额利润,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信任的背叛,也是对法律法规的挑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不法商家的造假成本极低,只需花费区区两三分钱购买一张虚假的进口水果标签,就能轻易伪造国产水果的身份。这种低劣的行骗手段在批发端和零售端普遍存在,成为行业内的“公开秘密”。肆无忌惮的造假行为不仅暴露了商家诚信缺失,也凸显出市场监管的严重漏洞。

警方查办的相关案件显示,这条造假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约束,但关卡层层失守,法规形同虚设。印刷企业没有验证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就大量印制虚假标签,水果商家明知假冒品牌是违法行为,依然购买这些标签,将国产水果打扮成进口水果,溢价50%至300%对外销售。这种对利润的过分追逐让这些人丧失了道德操守,逾越了法律底线,最终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相关知识

央视起底“假进口水果”制售链条,造假怎么能成为“公开的秘密”?
10元可买6000贴假冒商标,进口水果造假形成畸形产业链
真假进口葡萄价格差十倍?起底“贴标水果”制售链条
真假进口葡萄价格差近十倍,起底“贴标水果”制售链条
酸奶酱油被曝光后,水果也中招了!6种“造假水果”,建议少吃点
每周质量报告丨真假进口葡萄价格差十倍?起底“贴标水果”制售链条
央视起底假黄金产业链
贴上2分钱的标签,价格涨到10倍!国产水果假冒进口,夫妻网店卖出近500万枚假标签被抓
揭秘假进口水果骗局:国产葡萄如何摇身一变成‘进口阳光玫瑰’?
记者暗访“洋水果”造假:国产水果随意贴标,贴上后身价倍增

网址: 起底进口水果造假产业链 假标签泛滥成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11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水果猎人揭示食品产业链
下一篇: 一朵花的产业链,一个镇的共富路!